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信息革命所催生的模块化生产在几乎所有产业都导致了国际分工的关键性变化:生产和服务功能在地理上的分散推动了产业价值链分工的新发展,从而催生了跨国公司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迅速扩张。在新自由主义的推动下,发达国家采取外包和国外直接投资的形式把大量生产活动转移到我国,从而使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激增。当时国际贸易中分工的基础已经以生产要素为主,我国通过廉价劳动力来参加全球化的生产体系,只负担劳动力密集部分的任务。中国的新发展模式在适应全球化这一新环境中表现出极大的优势,它依靠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制迅速地改善了中国的经济结构,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材料二   正像历史上欠发达国家从没有沿着初级产品到工业制成品的垂直分工链条实现产业升级一样,今天的中国也不可能实现从加工制造到高附加值环节的升级。而要达到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我国需要控制并保护高端产业链并孜孜以求其独立发展。出口创汇和以出口为目的的外国直接投资所积累的巨额美元储备,不仅一直在虹吸国内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资源,而且也使内地或内需产业一直在补贴沿海地区和出口导向型部门,并加重了沿海地区与内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使西部大开发战略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我国有的民族企业因此也被压制在低端,本土制造业缺乏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积累起来的资金不得不投入到股市和房地产等投机活动中。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贾根良《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致命弊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中的背景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建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北宋)金兵内侵,只中央汴京一失,全国瓦解,更难抵抗。唐代安史之乱,其军力并不比金人弱;唐两京俱失,州郡到处可以各自为战,还是有办法。作者意在论证
A.唐代藩镇制度的进步作用B.都城的区位选择意义重大
C.唐宋的地方治理互有得失D.宋朝强干弱枝的消极影响
2021-05-13更新 | 1083次组卷 | 21卷引用:课时6辽宋夏金元的政权及统治-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在较短的时间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里程碑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加之毛泽东的理论探索是在""倾思想盛行的大环境下进行的,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之中也经历了一些曲折。但毋庸置疑的是,毛泽东在这一历史时期探索的成果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首先从农村开始,一方面是因为农村是受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压抑较严重的社区,从相对意义上说,农村居民是传统计划经济制度的“牺牲者”,很多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广大农民群众对改革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其次,在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下,农村与城市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往来较少,且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农村占很大比重,使得农村的经济制度变迁可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进行,可能遇到的阻力也比较小。该制度变迁源于农民自发的行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也说明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市场化方向是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方向,是正确的方向。

——摘编自许经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回顾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伟大成就”和“曲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进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