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汉豪强地主的田庄是一个有组织的生产单位,通常会兴修水利、制造推广新式农具、总结生产经验等;大量自耕农破产后亦会投奔田庄。这体现出(  )
A.政局动荡促进了田庄发展B.小农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C.田庄具有一定的进步性D.田庄成为中央集权的威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魏农书《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大量“相牛”技法,时人通过观察牛的眼、角、鼻、毛、耳、头、尾、膝、口、蹄部位的大小、形状,来判断一头牛适合耕作还是运输。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耕作方式发生重大变革B.精耕细作农业不断发展
C.运输的动力以牛力为主D.少数民族养牛业很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的义利观,有的秉承重“义”的义利观,同时倡导求“利”;有的推崇通过“商战”来维护利权,进而维护“义”;有的倾向通过兴办实业来求“利”,实现富国强国。这些义利观(     
A.旨在宣扬“中体西用”的价值B.具有救亡图存的时代特色
C.减少了社会变革的阻力D.强化了传统的纲常伦理
2023-07-29更新 | 147次组卷 | 36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4 . 如表是“清代的农业生产率”,说明了
年份粮食总产量(千斤)粮食种植面积(千亩)农夫人数(千人)每个农夫的粮食产量
供养人口
16001716017416699462635965108.3
17662890743809324984108170378.9
17842861541859084196025147496.0
18123012988209446957029342865.4

A.土地效率下跌B.人口急剧增加C.耕地人数减少D.农业经济衰退
2022-05-31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5 . 清末国人对帝国主义带来的种种危险缺乏认知,到“五四”期间才明白当前的急务是把中国从列强的辖制下解救出来,重视“救国”。这
A.表明了民主共和制度建立B.加快了民族复兴的步伐
C.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受到了中共革命纲领影响
2022-05-31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6 . 商朝卜辞中多次出现“丧众”(“众”为农业生产者),并有商王为“众”之事祈求祖先保佑的记载,这反映了商朝
A.民本思想孕育B.神权束缚摆脱C.井田制度瓦解D.人身依附加强
2022-05-31更新 | 29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冀鲁豫和晋察冀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8月,华北人民政府统一管理华北、华东和西北区的经济财政工作,并准备在不久的将来再加入东北和中原两解放区。这一做法
A.积极探索从农村转向城市的经验B.积极支持三大战役的战略决战
C.践行了《论人民民主专政》思想D.反映了解放区面积大于国统区
8 . 杜甫有诗云:“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驿站)楼。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据此可知,当时
A.沿海地区内外商贸活跃B.处于盛世升平时代
C.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D.丝绸之路重海轻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书》《后汉书》中关于“博学”的记述颇为罕见,仅见于司马迁和杨雄。而《晋书》列传中,关于魏晋时期士大夫、读书人“博学”的记述人次较多。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魏晋时
A.史学更加发达B.儒学地位更加巩固
C.私学教育兴盛D.民族交融思想解放
2022-05-31更新 | 530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几乎没有人否认,欧洲人所谓的新旧世界之间全新而复杂的交往已经变成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不断的人口迁移,世界范围的贸易运动,以及不同文化的交叉相遇而产生的令人迷惑的经历,都标志着现代世界史的真正开始。新的富裕商业阶级在欧洲大西洋沿岸成长起来,海军成为决定性力量。欧洲由于引入了美洲的马铃薯而人口增加,欧洲人民依赖糖和烟草等进口商品。与此同时,各个文明地区日益与跨大西洋的经济体系连接在一起,当欧洲士兵、商人和传教士进入这些地区时,美洲和非洲的人民也为保卫自己正在发展的文明和各种习俗而斗争。

——摘编自乔·科尔顿等《现代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明的交往”,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17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