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孔子整理《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形成儒家经典
②《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③唐朝孙思邈完成《千金方》,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④元朝农学家王祯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0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明朝诗人张以宁《过辛稼轩神道吊以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该诗反映(     
A.南宋灭亡,国家一统B.澶渊之盟,辽宋和议
C.重文轻武,三衙分权D.绍兴和议,宋廷偏安
2023-10-09更新 | 221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称:“(元代)从‘文人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演变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从一种抚琴对弈、佐诗入画的雅物,转变为百姓日常生活饮食中离不开的一项元素”,这一转变(     
A.反映出茶饮风尚的世俗化B.推动海外贸易的高度繁荣
C.得益于边疆地区的开发D.使茶叶成为主要的农产品
2022-11-1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梁启超曾有诗描述某一历史时刻的情景:“其时马江已失利,黑云漠漠愁孤城。忍饥犯瘴五千士,尽与将军同生死。”诗中将军是(     
A.林则徐B.刘铭传C.邓世昌D.刘永福
2022-11-03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主张,下令:凡《秦纪》之外的历史书籍及非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百家语限期烧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烧,禁止私学,欲求学的以吏为师;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此举旨在( )
A.发展教育事业B.强化地区管理C.加强皇权统治D.促进民族融合
2023-01-09更新 | 931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孔子整理《诗》《书》《易》《论语》等文献并成为儒家经典
B.唐朝孙思邈完成《千金方》,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C.北宋王祯撰写《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许多科技成果
D.明朝徐光启著述的《农政全书》,系统记载了古代农学的知识
2022-11-0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宋元时期的《夏雨叹》写道:“六月溧阳三日雨,山田喜足低田苫。学中亦有北铃圩,低处水深三尺许。秧苗浸倒根已浮,再种何由能入土。老夫寓居西郭外,厌听村村蹋车鼓。”该诗反映了(     
A.麦稻复种制普遍推行B.江南成为重要粮食产地
C.农业经济的封闭脆弱D.农民有效利用农具抗灾
8 . 据《左传》记载,戎子驹支(春秋时姜戎首领)对各国政治了如指掌,并且能赋诗言志。与其类似的还有吴公子季札,也通晓《诗》《乐》,对中原华夏文化颇为熟悉和赏识,《史记》中对此有详细记载。据此可知,该时期(     
A.华夷观念有别B.诸侯纷争加剧
C.礼仪习俗各异D.华夏认同形成
2022-11-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这是中国古代一位儒学家创作的一首诗。他最有可能是(     
A.孔子B.孟子C.朱熹D.王守仁
10 . 阿拉伯“悬诗”一般描绘诗人随朋友骑马或骆驼在荒漠中见到了故居的废墟遗址,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旅途中的沙漠景象:云、雨、雷、电、山洪、黑夜……会陆续出现在诗中。最后往往由于沉思而吟出一些格言、警句。据此可知,“悬诗”
A.反映了阿拉伯帝国文化的繁荣B.宣扬了阿拉伯人的生活哲学
C.对《神曲》的创作产生了影响D.体现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点
2022-06-0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