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6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唐代郑熊在《番禺杂记》中记载今广州地区:“海边时有鬼市,半夜而合,鸡鸣而散。人从之多得异物”。这反映了当时广州地区(     

A.草市普遍化B.海外贸易兴盛
C.出现了夜市D.官方控制市场
2024-03-2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天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转型时期。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发展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战国时期诸侯国已有博士之官B.稷下学宫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教育中心
C.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D.荀子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024-03-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天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西周实行由同一高祖父以下四代子孙所构成的血亲集团统治国家的体制,将“治家”与“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对这一制度解读正确的有(     

①有利于世官制的推行②实行“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制度

③遵循“父死子继”原则④确保了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3-2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天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二战结束初期,大量亚欧苦役劳工返回祖国,战败国日、德士兵和平民被遣返回国;50年代后,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许多西方殖民者被迫回国。60年代以来,欧洲的向外移民越来越少,而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向外移民显著增加,整个欧洲都在吸收大量外来移民。……到了80年代,除日本之外,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也开始大量吸收外来劳工移民。

————摘编自丘立本《国际移民的历史、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70年代劳务移民的流向区域,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任选两个时期,对全球人口流动现象予以说明。
2024-03-23更新 | 123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3月学科核心素养测评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民国十五年“双十节”我国近代第一份大型商业性报纸《申报》上刊载的一则香烟广告,广告中写有“提倡国货”“挽回利权”的字样。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民族工业处境非常艰难B.国内实业救国思潮的兴盛
C.民主共和逐渐深入人心D.孙中山热心民族实业振兴
2024-03-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6月质量检测历史(河北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始于14世纪初,这时的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独一无二的中心。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说道:“谁要是想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的拿点本领出来呢。如果你非要跟它作对不可,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文艺复兴后期,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这样写道:“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文聘元《西方通史》

材料二:在法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的年代里,那些勇敢的启蒙思想家们以深刻的见解和犀利的笔锋猛烈抨击封建统治,宣传和颂扬必将取代旧制度的“理性”新时代,他们确实是“非常革命的”“伟大人物”。他们的宣传启发了人们反封建的意识,在已经腐朽了的黑暗专制制度中给人们带来了光明。

——刘宗绪《改变世界历史的二十五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14—16世纪间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心的转换。概括说明《十日谈》和《哈姆雷特》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伟大人物”用“犀利的笔锋”表达的共同思想主张,并分析这些思想主张对人与社会的重要作用。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对产品销售有困难的私营工业,国家负责收购,或代销产品,或实行委托加工的办法,使其恢复正常生产;对资金周转有困难的私营工业,由中国人民银行发放低息贷款予以扶持。195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将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为国营企业,用和平方式以最小代价消灭作为剥削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理论。

——高继仁《中国工业经济史》

材料二:1992—2000年是我国民营经济二次创业时期。这一时期,民营经济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

90年代中期以后,民营企业产业集群迅速发展,最典型的是浙江的“块状经济”、苏南的“行业规模经济”。2002年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94家,当年,深圳华为集团的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广东美的集团、格兰仕集团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40亿元和70亿元。一些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通过改制,将投资者个人财产权与企业财产权严格区分开来,建立起企业法人产权制度;随着国有企业的“抓大放小”,被“放活”的小企业大都成为产权清晰的民营企业。

——刘晓辉《中国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中国政府对私营工业政策的调整。结合所学,指出上述政策调整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次创业时期”民营经济“质的飞跃”的表现。结合所学,从国家政策的角度,说明民营经济“二次创业”出现的时代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威廉三世时期,英国内阁会议讨论的国务涵盖征召军队、建造商船、殖民探险、组织防务、消除民愤、控制收支、对外贸易、铸造钱币、食品供应、战时经济等诸多领域,威廉曾要求“在其出国时不要召开内阁会议”。这反映出当时(     
A.议会至上原则尚未确立B.责任内阁制有效运作
C.威廉违反了《权利法案》D.国王仍掌握行政实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2~13世纪,欧洲诞生了众多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在这些中世纪大学中,设置最多的专业是法律,学生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律师。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国民法律意识迅速提升B.商业革命影响显著
C.世俗教权突破政治束缚D.城市经济趋于活跃
2024-03-18更新 | 340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2022届高三4月全过程纵向评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所示为山东嘉祥洪山村东汉画像石(局部) ,图中左侧男子跪地执斧砍制木料,面前有一辆即将制成的推车; 其背后妇人,背负小儿,手拿一段辋(车轮外周) ; 右侧一人呈操作状,另一人佩刀而立,呈监督状。这可用于研究东汉(     

A.家庭手工业的进步B.地主庄园的生产模式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浪漫主义的绘画潮流
2024-03-17更新 | 111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