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从现有资料来看,没有一份英文文献记载唐胥铁路存在“马拉火车”的现象;在中文文献中,也没有任何一手资料提到唐肯铁路“马拉火车的奇景”;互联网上关于唐胥铁路马拉火车的引用都没有原始出处。但唐胥铁路“马拉火车”的说法却深入人心。这说明
A.一手史料真实还原历史B.时代印象影响主观认知
C.近代中国政府昏庸腐朽D.“马拉火车”是人为杜撰
2 . “狼狈西逃”还是“微服西狩”?

注:“西狩”一词,出自《左传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说的是鲁哀公去西边打猎,猎获了麒麟。

材料1   《狼狈西逃的慈禧》(1900年8月29日法国画报《笨拙》)


材料2   1901年1月29日,在西安“蒙尘巡幸”的慈禧太后以朝廷名义颁布一道上谕,内称:“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大抵法枳则弊,法弊则更,惟归于强国利民而已……自丁戍以还,伪辩纵横,妄分新旧,康逆之祸,殆更胜于红巾……”

——余丽芬《清末新政评议》(浙江学刊,1991年04期)

材料3   庚子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行二日,至榆林堡。怀来县知县吴永具衣冠恭迓于道旁。于是帝后始得进饘粥、备供帐。……丁卯之秋,余与公相遇客邸。有以前事询者,公为述其大略,乃与外间所传迥异。同坐刘治襄先生,瑰奇人也因就公所述,草具其事,立成数万言……

——《庚子西狩丛谈序》

材料4   《庚子西狩丛谈》封面


(1)干支纪年法中“丁”和“戊”均属天干,是不能相互搭配来纪年的,那材料2中的“自丁戊以还”大意是什么?
(2)材料2中的“康逆之祸”、材料3中的“乱民肇衅”指代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材料2中“红中”指代哪一类历史现象?
(3)从序中得知,《庚子西狩丛谈》一书系亲见者讲述,他人记录而成,这种方式产生的史料一般称作        
A.实物史料   B.间接史料   C.口述史料
(4)以北宋时期的改革为例,说说“法积则弊,法弊则更”是如何体现的?
(5)慈禧及皇室西安之行,材料1、材料3有着完全不同的记录。如何看待材料1、材料3的证史价值?
(6)慈禧及皇室西安之行,“微服西狩”“蒙尘巡幸”“仓皇出逃”说法都有。你认为该称作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2-02-16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有史学家写道:“房先生、贾先生大作中的史料,我绝大多数都看过,得出的结论却是相异;尤其是与房先生差别甚大,几乎用同样的史料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不管我与房先生、贾先生有多大分歧,这种学术上的直面相对却是我所喜欢的……而史林高手们果能新入,也必将绽放绚烂之花。历史学家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证明了自己的正确,而是使人触摸到历史的真实。”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历史无法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
B.广泛的学术讨论能达成学术共识
C.运用一手史料能够复原历史真实
D.史家的个人因素会影响史料研读
2021-11-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11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如图为江苏邳县出土的汉代捕鱼归来画像石,被《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所收录。画面上有两名渔夫,六只鱼鹰,前面一人肩扛鱼叉,手臂上有一只鱼鹰,而其中一只鱼鹰正从嘴里吐出一条鱼。该画像石(     
A.是研究汉代农业的一手史料B.体现了江南农业生产的落后
C.反映了田庄渔业的发展状况D.说明汉代民众生活异常艰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诗歌是时代的反映。杜甫、白居易等诗人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唐诗中保留了大量历史记录,通过对唐诗的深入研究,他撰写了《元白诗笺证稿》等史学名著。这说明
A.唐诗是研究唐史的一手史料B.唐诗真实反映唐朝社会状况
C.诗歌拓展了史学研究的领域D.历史研究必须用诗歌来印证
6 . 李鸿章是晚清著名政治家,以下为若干史料记载。如表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李鸿章真知洋务乎?何以他国以洋务兴,吾国以洋务衰也?……至甲午之败,其难辞其咎也。1901年梁启超《李鸿章传》
李鸿章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元凶,其“自强”新政过程是中外反革命勾结的过程,甲午战争失败更是其军事上消极抵抗和外交上积极投降所致。1955年胡滨《卖国贼李鸿章》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开创人,有爱国主义之心、民族主义之情,但也有误国之处。2019年陈旭麓著、傅德华编《中国近代人物评论》
A.《李鸿章传》为研究李鸿章的一手史料,其可信度相对较高
B.《卖国贼李鸿章》相对客观公正的评述了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C.《中国近代人物评论》片面强调李鸿章的功绩,具有主观性
D.文献史料体现了作者的主观立场,并受时代发展趋势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管子》记载,蚩尤在葛卢之山发现了最古老的铜矿,炼成了刀剑和铠甲,这就是中国宝剑的起源。但汉代小说《十洲记》却坚持认为,最古老的宝剑来自西方世界,是周穆王征伐西戎,迫使对方交出的“昆吾割玉刀”。这说明
A.《管子》的记载符合历史真实B.历史叙述不能再现历史事实
C.只有一手史料才具备历史价值D.史学研究需多方史料来印证
2022-03-05更新 | 173次组卷 | 4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表为葡萄牙侵夺澳门的相关史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当时有许多盗贼麇聚(澳门),……中国人商讨除害的方法,……把这件事委诸葡萄牙人,并且答应:假如能把盗贼赶走,则把澳门给葡人居住。葡人……取胜。明末在华葡籍传教士曾德昭
《中国及其邻近地方传教志》
嘉靖三十二年,夷舶(葡萄牙船只)趋濠镜(澳门)者言舟触风涛,缝裂,水湿货物,愿借地晾晒。海道副使汪柏贿许之。[明]郭裴《广东通志》
嘉靖三十二年,番舶托言舟触风涛,愿借濠镜地暴诸水渍贡物,海道副使汪柏许之。初仅茇舍,商人牟奸利者,渐运瓴甓榱桷为屋,佛郎机(葡萄牙)遂得混入,……久之遂为所居。[清]印光任等《澳门纪略》
1557年,澳门这个中国南方的小半岛被租用了。[美]诺埃尔《葡萄牙史》
A.由“明末在华葡籍”可推知曾德昭的记载为一手史料
B.《广东通志》所载体现了葡萄牙早期殖民的部分特征
C.《澳门纪略》的史料细节更丰富,记载的可信性更强
D.《葡萄牙史》所记表明澳门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租界
2022-02-25更新 | 37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的两大史诗,相传是由一个名叫荷马的诗人所作,故称荷马史诗。这两部史诗记载的是在古希腊长期流传的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19世纪中期,德国人谢里曼执着的相信荷马史诗并非虚构,他根据史诗的描写,按图索骥最终找到了传说中古城的所在地。下列叙述中对上述事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传说等口传史料的价值一般不如实物史料
B.传说是否有价值要取决于学者的考古发掘
C.谢里曼成功找到特洛伊因为掌握一手史料
D.详尽的考古发掘工作能够还原真实的历史
2022-05-11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及选考科目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左图为原图,右图为1978年的精修图,秦邦宪(博古)被删除,对此举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秦邦宪长征中犯了右倾错误B.秦邦宪被删除属于无心之举
C.考虑到了照片的政治影响力D.一手史料更具有历史真实性
2022-05-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