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4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5年《河北日报》载:“在一九五二年前,国家每年要给这村发放五万斤以上的救济粮和一百几十套寒衣。虽然国家这样支持,还有四户不免讨饭吃……如今,这些人都能有上千斤余粮,赎了房、地;没有房子的盖上了房子,破旧的房子翻盖一新。”这说明(     
A.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取得显著成效B.国家工业建设成就辉煌
C.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制度建构加速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2 . 17世纪,英国与荷兰激烈争夺香料贸易的独占权。1621年,荷兰采取“废掉香料森林”的做法,下令将摩鹿加群岛(位于印度尼西亚)上的香料树全部砍掉,以达到在其他岛屿控制生产和贸易的目的。荷兰殖民者的做法(     
A.改变了殖民地生态结构B.导致了罪恶的奴隶贸易
C.有利于自由贸易的发展D.摧毁了殖民地香料贸易
2023-07-01更新 | 563次组卷 | 9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元时期是久别重逢型故事发展的重要阶段。这类故事多呈现普通人、下层官吏的人生陡转与命运剧变,重逢角色包括情侣、夫妻、父子等,情节带有传奇色彩,重逢方式幸运而奇特---有动物引出相认、有神灵护佑等。这类故事(     
A.推动家庭关系出现新变化B.受三教合一思想潮流影响
C.折射出乱世下的社会心理D.彰显传统文化的人文情怀
4 . 1984年,邓小平说:“农村改革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由此可见,邓小平(     
A.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已成熟B.明确了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
C.用唯物史观思考社会现实问题D.阐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晰
5 .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的关于魏晋南北朝和唐朝的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翟添庆文强调了胡族对于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北魏后期,门下已经有了封取的权限,这为后来隋唐的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翟添庆文(日本)《国家与政治》

由于均田制是经过北魏平城时代近一个世纪实践的检验而逐渐完善的,它能够适应历经民族大融合浪潮冲刷的北方复杂的社会状况,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及此后的隋唐大帝国也都施行过均田制。

——李化《制度史研究应重视民族关系》

十六国时期诸胡族争霸中原,相继创建了地方政权,大量非汉族群与汉人群被置于同一政权统治下,在互动调适过程中实现了深度融合,变“炎夏之防”为“变夷从夏”,最后促成“华夷一体”。

——王磊《变夷从夏:十六国时期汉赵、前燕的政权建设与华夏认同研究》

(唐玄宗):“国家旧与突厥和好之时,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五市交通,国家买突厥马,羊,突厥买国家彩帛,被此丰足.皆有便利。”

——《全唐文》

唐朝的儒学典籍如《毛诗》《礼记》等一再被吐蕃“求取”。

——姚爱琴《论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屏风销画《仕女图》,该仕女头枝回鹘高馨,身着唐代妇女典型时装的袒胸襟和白底蓝色锦半臂、红长裙、林阴、丝织如意想头段。

——程地《唐基壁画中周边民族的文化因素及其反映的民族关系》

(1)根据上述材料,为该兴趣小组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并说明研究此主题的意义。
(2)结合所学,依据材料提供的角度为该主题拟定研究提纲。(要求:提纲应角度全面、层次清晰.)
6 . 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中国面临“数千年末有之变局”。对此,中华民族的反思与应对包括(     
①发动农民起义,推翻清朝统治②自强求富,兴办洋务
③反抗侵略,维新变法             ④继承优秀的传统思想和文化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3-05-29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具体情况如表,导致日本对外政策变化的因素包括(     
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在外交上亦步亦趋,追随美国对社会主义的遏制政策。对新中国采取敌对政策。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日本实行经济外交,主要是确保日本经济发展有稳定的资源。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实行“多边自主外交”。第一,以日、美安保体制为基轴,谋求同美国建立“富有成果的伙伴关系”;第二,中日邦交正常化;第三,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联系。

①中美关系由对抗到对话     ②世界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③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与发展④美苏两极世界格局的瓦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2023-05-28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道路,苦难辉煌、跌宕起伏。百年光辉历史铬记着中国共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一路走来的千辛万苦,铭记着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一往无前的千难万险,也铬记着中国共产党人为锻造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所经历的千锤百炼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最为宝贵的记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如下图,对党白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A.①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②规定革命胜利后把中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C.③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④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2023-05-28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国联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凡国联成员国都有权派代表出席大会,每个国家都有一票表决权。大会的决议,除盟约特别规定者外,均需全体一致通过。大会有权处理“属于联盟行动范围以内或联系世界和平之任何事件”。使其失去对侵略行为采取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
B1733年钟表匠约翰•凯伊发明飞梭,使织布速度变快。它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由此开始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C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开通“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自1571 年开通后的20年间,平均每年有150吨白银运到马尼拉,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一个以白银输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
D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行人民币的国际化;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之一。二战以来美元做为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地位崩溃。

A.AB.BC.CD.D
2023-05-28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东汉末年,察举为门阀士族所操纵,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间舆论,使察举渐趋腐败。另外,天下丧乱,“人士流移,考详无地”,官府无法考察乡间的批评,察举无法进行。所以在公元220年,曹丕接受了宰相陈群的建议,实行了一项新的选官制度,下列选项和新选官制度相关的是 (     
A.委中正(栓)铨第等级,凭之授受
B.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
C.刘得仁出入考场三十年,竞无所成
D.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
2023-05-28更新 | 3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