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30 道试题
1 . 随着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1985年陈云提出一个重要建议:“对外开放不一定都是人家到我们这里来,我们也可以到人家那里去。”以下改革开放措施不属于“到人家那里去”的是(     
A.设立经济特区B.推进外贸、外汇体制改革
C.实施“走出去”战略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4-03-2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汾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这一帝国兴起于13世纪上半叶,它的地理疆域是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和中部苏丹草原地区之间的一条3800多公里的走廊地带,其国王曼萨·穆萨是第一位出现在欧洲地图上的非洲帝王,该帝国(     
A.一度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B.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
C.马丘比丘是重要的文化中心D.经济以发展园艺业为主
3 .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东北是影响中国历程的一个关键地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北地处边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区,又是进入中原的诸多民族的故乡,更重要的,又是多个王朝的“龙兴”之地,因而使得东北地区的历史具有独特性,为其他边疆地区不可比拟。明代的东北,因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明政府实行“乃因其地分设卫所若干,以其酋长统率之,听其种牧、飞放、畋猎,俾各安其生,咸属统内”的政策,又在元代“站赤制度”的基础上,在东北地区广设驿站,增辟水陆交通线,使东北地区的交通线纵横交错,形成为覆盖整个东北地区的交通网络,并与内地密切联系,使东北地区成为明帝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

(1)指出以东北为“龙兴”之地的三个王朝,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朝加强对东北地区管理的举措和特点。

材料二   17世纪之末,俄军东侵至外兴安岭西麓时,乃为强大清军所遏阻。一战之下,俄军挫败,乃有中俄《_______▲_______》(公元1689年)之签订。该条约之主款厥为两强以外兴安岭为界,划疆而治。俄人之陆路东侵至此乃告一段落,双方相安无事者凡170年。直至1860年,英法联军攻破北京,俄人乃撕掉条约,进占我东北,强据我海参崴,改名俄属“镇东港”,从此为患北方,至今未已。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对应的条约名称及该条约签订的意义,概述近代俄人对东北地区的侵略史实。
4 . 19世纪中后期,国家逐步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社会各阶级、阶层为挽救危局做出各种努力。下列对相关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事件主要内容
太平天国运动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代表了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引进西方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戊戌维新运动在维新派支持下,光绪皇帝推行大量行之有效的举措实现了除旧布新
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救亡图存是贯穿中国近代始终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有四次大变革或变革的尝试……这四次改革都是中国和列强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加上丢失领土乃至亡国的危机感,在激发了统治集团和民间变革图存意识的情况下,逐步实施的。然而,这些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

——摘编自戴鞍钢《晚清史》和黄治军《大清灭亡启示录》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四次变革尝试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从背景和失败原因的角度归纳四次变革的共同特点。

材料二   自清末以来,中国思想界出现一股尊西崇新的大潮。时人认为西方便是“新”的模板。国人将世界分成新旧两部分,而西方便是中国想要进入的“新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部分改变了这一思想态势,原本被模仿的现代文明即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崭新的未来文明。梁漱溟不无夸张地说,中国的西化潮流很快“退落,成为过去之事”,“其转捩就在头一次欧洲大战中;从那次大战后到现在,完全为另一潮流所代兴”。

——摘编自周月峰《以“未来”否定“现代”》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一战后中国思想界出现的新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新变化出现的原因及对中国革命发展的影响。
2024-01-0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东汉末年以来,天下动荡不安,中原地区群雄割据,魏蜀吴三分天下。司马氏代魏,统一天下后建立起新的王朝——晋,但晋王朝很快地走向崩溃。直接导致晋王朝“崩溃”的原因是(       
A.内迁匈奴贵族攻灭B.司马睿夺取政权
C.士族掌握国家实权D.国内人民的暴动
7 . 新文化运动期间,有很多中国留学生,本来学的不是文学专业,但最后却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这在留日学生中尤其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政治革命需要广泛参与B.日本文学创作氛围浓厚
C.实业不景气致就业艰难D.文学可以推动社会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观察下面某一朝代都城的中央机构分布图。关于这一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正确的是(     
A.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B.三省长官相互牵制
C.内阁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D.三司分割宰相权力
9 . 观察下方地图,判断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B.“二次革命”国民党反对袁世凯独裁
C.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反对D.孙中山利用西南军阀发起护法运动
2023-12-2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并逐渐发展,出现了大约有216个机器厂矿和小火轮公司。这一时期的经济结构转换中,新因素虽微乎其微,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动力。下列与之相关的是(     
①产生了中国第一批工人阶级   ②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
③产生了中国第一批资产阶级   ④为民主革命提供基础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
2023-12-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