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由如表数据可知(     
中国近代茶叶种植面积和茶农户数统计(1837年,1894年)
1837年1894年
产量(万市亩)260.5468.17
种植面积(万亩)521936.36
茶农户数(万户)130.25234.09
茶农人口(万人)651.351170.45
A.茶业在世界市场占据优势B.茶业生产仍是传统模式
C.茶业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D.自然经济形态逐渐解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东汉官吏诈病现象是东汉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诈病期间官吏们拥有一种“病人”身份,在行政程序上他们能够合理地拒绝进入或退出官僚队伍。如表是有记录的东汉“诈病官员”人数统计,表格数据体现了(     
时期“诈病官员”人数任职区域“诈病官员”人数
东汉前期(光武至和帝)30地方44
东汉后期(殇帝至献帝)91中央84
(注:部分官员任中央官与地方官期间均出现诈病现象)
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B.统治者清除政治的异己势力
C.儒家学者的消极避世D.黄老之学影响士人价值取向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485 年,北魏推行均田制,由政府将无主的土地按人口分配。入主中原不久的游牧政权无法准确掌握人口、土地的数据,且豪强大族把持乡里,也不利于政府调查数据。次年,北魏实行三长制,从基层起严密控制户籍。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由三长负责检核人口和土地状况,并配合租调制,对受田农民征发租调和徭役。

——摘编自郭建龙《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材料二   自唐代中叶以后,作为户籍制物质基础的均田制渐趋废止。由于赋役剥削不断加重,逃避赋役的人也不断增多,而隐瞒地亩毕竟比隐瞒人口困难一些。所以自明代中叶一条鞭法实行摊丁入地以后,鱼鳞图册(地籍)便成为征派赋役的主要根据,而仍依向例编造的赋役黄册(户籍)实际上已退居于次要的位置。

——摘编自梁方仲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原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魏推行三长制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 二,指出北魏、唐及明朝户籍制度功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3-02-12更新 | 118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苏联二战后经济发展状况统计数据表(表格中数据为年均增长率,单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苏联(       

时期

国民收入

工业

农业

1966—1970年

7.7

8.4

4.2

1971—1975年

6.3

7.4

0.5

1976—1980年

4.3

4.4

1.7

1981—1985年

3.3

3.6

1

A.经济总量出现不断下降趋势B.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C.国民收入与工农业同步发展D.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2023-07-08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清代中国赴日商船所载商品种类数量统计情况。对其数据变化原因的合理解释是(     
A.中日之间贡赐贸易加强B.日本蚕丝织造业有很大进步
C.殖民扩张危及中日商贸D.中国民族资本得到长足发展
6 . 如表是《1870~1900年的世界铁路网里程统计》(单位:千公里)。该表格数据表明,这一时期(        
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
1870年21010593822
1880年3721691751658
1890年61722433134919
1900年760284402602024
A.欧洲铁路运输事业领先于世界B.世界近代化的水平整体提高
C.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同步进行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建立
2023-06-06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纯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三·广东·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清代中国赴日商船所载商品种类数量统计情况。对其数据变化原因的合理解释是(     
时间船只
(艘)
生丝
(斤)
丝棉织品(斤)糖(斤)药材(斤)颜料染料(斤)矿物(斤)皮革(张)
1711年5450267200214944754907788605708171332760185821
1804年11241314366725600090921814122982705432294
A.中日之间贡赐贸易加强B.日本蚕丝织造业有很大进步
C.殖民扩张危及中日商贸D.中国民族资本得到长足发展
2023-01-04更新 | 330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卷·能力提升卷)-【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中外历史纲要下)
8 . 下表是1978-1982年登封县全县销售“大件”的情况统计。表中数据变化反映了(     
1978年1979年1980年1981年1982年
缝纫机(架)11901200173514012188
手表(块)793900189546657455
自行车(辆)17841772179926923429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社会大幅变迁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效果显著
D.对外开放导致国家工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2023-04-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65-1975年三线建设数据统计(部分)

全国

三线地区

三线地区所占比重

基本建设投资(亿元)

2918.78

1269.67

43.5%

大型企业数(家)

1500

约600

约40%


据此可知,三线建设(     
A.改善了工业布局B.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C.践行了八字方针D.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2023-02-1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的工业革命是后来居上的代表。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纷纷实行全民义务教育,一些邦政府还兴办中等专业技术学校。30年代,随着关税同盟的建立,德国工业革命起步。在巴伐利亚国王支持下,德国第一条铁路于1835年建成通车。从40年代起,汉诺威、普鲁士等邦国开始规划和建设铁路。1850年以后,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超过轻工业,煤炭、生铁产量分别在1860年和19世纪70年代初超过了法国。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不变价格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目的是为了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保证前后时期之间指标的可比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订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相关统计情况如下:

表1   1949—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重工业
194914010337
1957784405379

表2   1981—198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重工业
1981517826632515
1984703034843546

备注:本表工业总产值数据不合村办工业,1984年如包括村办工业则为7606亿元。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物资统计司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德国工业化的经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表1、表2中数据变化的原因。
2023-04-21更新 | 638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