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古时期,法国国王把铸币权授予诸侯。12世纪中期,享有铸币权的诸侯有300 余人。14世纪初,保有铸币权的诸侯有30余人。至 15 世纪只有7位诸侯留有铸币权。上述材料可以佐证法国(     
A.封君封臣制度根深蒂固B.封建王权日益强化
C.封建庄园经济快速发展D.货币贬值日益加重
2024-01-20更新 | 82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2023-12-24更新 | 93次组卷 | 17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海洋政策出现了全新的变化。北宋政府禁止在海上与辽、金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物质流动,设立专门针对辽的海防机制。宋代将外商贸易纳入系统的市舶管理体制之下,实行抽解和博买,并允许和鼓励本国民众从事海洋经济活动,宋代海洋政策表现出极强的利益取向,中原王朝中第一次以财政的眼光看待海上贸易,沿海地区商业出现兴盛的局面,与海上贸易相关的手工业和商品性农业大兴。宋代海船逐渐采用水密隔舱等技术,使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抗沉性。海陆联结之地的居民被编为特殊的户籍-船户与渔产。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洋政策新变及其国内效应》

材料二   下表示意明清时期中央政府的海洋政策演变情况

时间

政府政令

洪武十四年

“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

永乐三年

泉州、宁波、广州等三处市舶司更名为“来远”“安远”“怀远”

永乐

“不许军民人等私通外境,私自下海贩鬻番货,依律治罪”

顺治十八年

“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

乾隆二十四年

关闭江、浙、闽三海关,由粤海关行商垄断对外商贸易事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洋政策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国内效应”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海洋政策的历史趋向。综上所述,谈谈宋代以来海洋政策对当代的启示。
2023-11-13更新 | 135次组卷 | 22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湖北专用)
4 . 新中国的干部管理机制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7年,毛泽东曾说:“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但是,专搞政治,不懂技术,不懂业务也不行。”1980年1月,邓小平说:“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不管你搞哪一行,你不专,你不懂,你去瞎指挥,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耽误了生产建设的发展,就谈不上是红。”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干部考核制度演变表

时间文件或会议内容方法
1949年1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布《关于干部鉴定工作的规定》干部鉴定重点应放在立场、观点、作风、掌握政策、遵守纪律、联系群众、学习态度等方面;每隔一年左右各地均需对其所属干部进行依次鉴定采取个人自我检讨、群众会议讨论、领导负责审查三种方式结合进行
1964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出台《关于科学技术干部管理工作条例试行草案》除了考察政治思想之外,还要“考察了解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和工作中的贡献,科学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与邓小平评价干部的标准有何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干部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5 . 1923年12月,针对如何打破商人垄断,让平民有平价米吃的问题,孙中山强调要学习苏俄,工人同农民办一合作社,用工人所做的器具,交换农民所出的米,省去商家的中饱,那样米价便可以平”。由此可见,孙中山主张(       
A.阶级联合解决民生问题B.通过工业化来发展生产力
C.效仿苏俄策划城市暴动D.工人阶级应领导国民革命
6 . 春秋战国时兼并日趋剧烈。楚、晋、秦国已在边地重镇设“县”,尽管其长官最初多为世袭,但往往由国君直辖,与卿大夫的采邑不相同了。战国的“郡”最初是诸侯国的一种军区,所以其长官称“守”,即镇守者。上述材料说明(     
A.郡县制源于诸侯国加强对地方军政控制B.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热衷建立郡县
C.郡县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命承担军事任务D.大多诸侯国加强了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晚清时期,京城的京剧在审美和艺术形式上追求雍容华贵、富丽雅致的品性和趣味;而上海京剧则千方百计不断翻新剧目,注重故事情节丰富曲折,有的贴近现实,针砭时弊,有的移植外国故事,如“新茶花女”“法国拿破仑”等。据此可知,晚清时期(     
A.北方京剧适应了市民阶层壮大的现实
B.上海京剧适应了商业化社会的需求
C.南北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对立日益明显
D.上海京剧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意识
8 . 面对“夫课试之文章,非博诵强学穷日之力则不能。及其能工也,大则不足以用天下国家,小则不足以为天下国家之用”等状,王安石创立了太学“三舍法”,可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考试考核方法进行年级开等的教育制度。由此可见,“三舍法”的创立主要针对(            
A.学校教育注重死记硬背B.变法运动需要创新人才
C.科举选人脱离社会实践D.儒学正统地位面临挑战
2023-09-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9 . 【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治理】

材料一

作为将城市市民们所享有的事实上的自由状态转化为法律上的自由权的法律文件,城市特许状的获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此以后,城市市民在许多方面都成为自由权利的享有者,不再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城市特许状被称为“封建权利的转让书”,又被称为“人民权利的保护神"。无论如何,城市成为自由的庇护所,从此以后,自由的身份成为市民阶层的普遍属性。人身自由权的获得往往意味着动产自由权的附带取得,但是不动产的解放却需另费周章。法国洛里斯城市的特许状规定,洛里斯居民无需交纳入籍税、食物税、通行税;国王或任何其他人都不得从洛里斯人手中收取任何捐税、贡物或向其强征勒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特许状所包含的这些自由权是对商人阶层所持有的事实权利的法律上的认可和扩大,它们成为城市自治的成长基础,为城市自治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这些涉及治权的自由权则打破了封建政治制度的枷锁,为城市市民开创新的政治文明奠定了基础。因此,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自治是西方宪政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对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宪政制度和宪政思想的成长都具有不可抹煞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冷霞《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研究》

材料二

西欧中世纪城市自治的兴起是一个自发演变的结果。经济上源于贸易的日益增长,商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西欧中世纪城市自治权的取得主要是依赖于特许状。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在多元政治格局下形成了多元的权力制衡。近代中国地方自治始于清末新政,清末地方自治的兴起首先源于西方地方自治思想的传播。清政府为此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府州县地方自治章程》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除了通过正式法律授权授予地方自治机构自治权外,清政府还通过传统的“官绅合治”方式推进地方自治的实施。清末城市共同体并不存在有效的权力制衡,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城市对外冲突方面,清末皇权式微,清廷已无力对地方实施有效的管理,地方往往落入军阀或是外国侵略势力之手。

——摘编自王婷《西欧中世纪与清末城市自治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成为自由的庇护所”的具体表现,简析“这些涉及治权的自由权则打破了封建政治制度的枷锁,为城市市民开创新的政治文明真定了基础”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欧中世纪与清末城市自治的不同点。
2023-09-12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团结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绝大多数,孤立和打击当前的主要敌人,而不要四面出击,树敌太多。这一讲话(     
A.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B.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C.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D.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壮大
2023-09-1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恩”2024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