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说,20世纪是“一个毁灭的世纪”,经济危机、世界大战与冷战、恐怖主义与霸权主义、各种环境与社会问题等等给人类文明蒙上阴影。也有人说,20世纪是“一个新生的世纪”,新兴力量的崛起、新的现代化路径探索、新的历史发展趋势和国际关系等也给人类发展注入了活力,创造了机遇,带来了希望。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线索或角度切入,以“20世纪:一个新生的世纪”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分论题、论证、结论三部分,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西方社会岌岌可危,但又最终走出了这一局面。在具体分析西方是如何从危机中走出来之前,要先明确现代西方成长的三条基本线索,建立起西方近百年走向的基本框架:第一条线索是国家崛起,基本政治框架的重塑;第二条线索是社会崛起,新的二元结构形成;第三条线索是市场崛起。资本主义飞速成长。这三条线索不是齐并进的,它们有时合作、有时撕扯、相互缠绕、相互塑造,每条线索都存在几种不同的细分模式。顺着这个思路可以推测出,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其实有很多种。

——摘编自李筠《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

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相关世界史知识,提出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论述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国历史学家于尔根·奥斯特哈默所著的《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是一部高水准的全球史。一般来说,历史写作中的时间建构,需要处理物理时间、历法时间、史学时间等多种时间的关系,其中史学时间即是历史学家依据理解过去的需要和对过去所做的理解而确定的分期、断代、事件起讫和不同事件或趋势的年代关系。

本书所涉及的19世纪,主要是一种史学时间。奥斯特哈默解释说,“我想要阐释和论述的对象,并非一段封闭的、自我满足的19世纪历史,而是一个时代与漫长历史轨迹相融合的关系,也就是历史之中的19世纪”。他谈到,许多历史学家所接受的“长19世纪”,始于18世纪80年代,结束于一战,长达130年。但是,本书中“诸多内容和线索”所显示的19世纪,则从18世纪60年代延伸至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更长的19世纪”。由此建构而成的19世纪,不是一个有着截然分明的起点和终点的“时间连续统一体”,19世纪何时开始,何时结束,恐怕没有答案”。

基于对世界历史趋势和特点的理解,奥斯特哈默认为19世纪的世界出现了五大特点:它是一个生产效率不均衡提升的时代,一个流动性增大的时代,一个不平衡的相互关系加强的时代,一个平等和等级制度对立的时代,一个解放的世纪。这五大特点的提取,上与18世纪相比较,下与20世纪相衔接,无疑是从21世纪的视点观察19世纪的结果。

其实,奥斯特哈默始终也没有摆脱19世纪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困扰,其显著的证据就是,他无法给19世纪贴上一个简洁而切当的标签,而只能拈出“演变”这个含义泛泛、随处可用的词。

——摘编自李剑鸣《全球史写作中的时空结构一一从奥斯特哈默的〈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谈起》


关于“19世纪史”,奥斯特哈默提出了诸多看法。请任选其中一种看法或是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并结合世界史有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纵观近代中国百年巨变,前后相继,波澜壮阔,从中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近代中国
A.历史演变的主要线索B.历史进步的基本趋势
C.历史过程的因果关联D.历史变化的循环往复
2020-07-11更新 | 3618次组卷 | 50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