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2007~2008年,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的马家塬战国墓出土了八枚人面形金饰,这些金饰用金片捶揲而成。人面高鼻深眼,胡须上翘,头戴尖顶帽,具有欧罗巴人种特征(如图)。考古资料显示,此墓当为战国晚期西戎首领的墓葬,此外墓中还出土了玻璃珠、蜻蜓眼等西方输入的器物。这些考古发现(     
A.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B.说明战国时期古代丝绸之路雏形初现
C.侧面反映西北地区中外贸易频繁D.印证了中西文明交往的源远流长
2024-01-10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商朝的文字并非主要刻在甲骨上,而是直接用毛笔写在竹简或者木牍上。因为殷墟的少量甲骨卜辞和玉器上,都发现过用毛笔书写的文字。这表明(     
A.只有发现新史料才能破解历史难题B.历史解释往往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
C.出土文献能够弥补传世文献的不足D.考古发掘推动历史认识的不断深入
2024-01-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枚“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史学家研究发现这是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折纳的银饼,下列关于唐朝租庸调制说法正确的是
A.扩大收税对象B.使征税标准从财产转为人丁
C.一年分夏秋两季纳税D.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4 . 考古发现,地处黄河流域中游的陶寺古城,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60米,面积约56万平方米。城南为公共墓地。在已发掘的1000多座墓葬中,有9座大型墓葬,出土了象征权力的钺和斧之类的玉石兵器。这表明
A.中华文明曙光初现B.玉石兵器普遍使用
C.早期国家已经出现D.社会分工日趋精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安徽蚌埠市境内的钓鱼台遗址发掘现场,遗址中出土了大量西周时期的陶制圈足豆、鬲、爵以及砺石、石锛等生活器具,还出土了青铜镞、石镞和陶制纺轮、网坠等,其中两枚西周时期的玉璧,给考古专家带来意外和惊喜。(据蚌埠新闻网2014年10月23日讯)蚌埠钓鱼台考古发掘印证了(   
A.淮河流域的文明历史悠久丰富
B.今蚌埠地区是西周的重要封国
C.西周时期蚌埠境内开始有人类居住
D.该地区在西周时期青铜制造很发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