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距今9000—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前中期,耕作制度由最初的生荒耕作制向熟荒耕作制过渡,即由砍倒烧光、刀耕火种、年年易地的生荒耕作转向利用石铲(石耜)、石锄进行土地加工,连种若干年、撂荒若干年的熟荒耕作。这一转变(       
A.巩固了小农经济地位B.表明原始的农耕出现
C.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D.保证了人力资源需求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于1828年开始修筑第一条铁路。从19世纪50年代起,美国的铁路建设就快速发展起来了,不仅铁路线路越来越长,还出现了铁路建设的一体化趋势,即铁路建筑的重点转向发展联运线路,以便于远距离地运送货物和旅客,同时也便于对铁路交通流量和收费标准的管理。从此,美国人口居住的主要中心都通过各铁路线联接起来了。到1870年,美国的铁路体系已不再是地方性的,而成为全国性的了。

——摘编自胡才珍《略论第二次科技革命与人类社会互动手段的现代化》

材料二   日本人起初不欢迎铁路,视铁路为“怪物”,群起反对。被迫开放国门后,德川幕府曾派代表赴欧美等地,直接体验了火车带来的便捷。明治政府成立后,伊藤博文等人极力呼吁铺设铁路,以京滨铁路建筑“比较容易,费用相对较少,收支状况亦最为有利,并在政治、文化方面取得很大的启蒙效果”为由,力主将其放在优先位置。京滨铁路作为日本第一条铁路,于18704月动工,187210月全线竣工。该铁路的建成大为改变日本人民对铁路的错误认知,并为日本培养了一批铁路建设人才。

——摘编自祝曙光《日本铁路的诞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美国铁路建设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美国相比,日本近代铁路建设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近代铁路建设的历史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巴黎和会后,新的民族国家的涌现满足了民族主义对国家自主的渴望,人们希望国际联盟的成立裁决争端,也可阻止未来战争。但实际情况是,在20世纪20年代,国联插手于许多争端,基本上还起到了救火队的作用,但只要纠纷涉及大国,就会隔岸观火、无能为力。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     
A.巴黎和会并未带来实质和平B.国际联盟基本成为了傀儡
C.国际关系体系相对比较脆弱D.大国支配小国现象较普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871年,美国海军袭击了朝鲜半岛西侧的江华岛,并摧毁了当地的要塞。1898年,美国吞并夏威夷王国并宣称:“我们需要夏威夷就像我们需要加利福尼亚一样,而且更加需要。”这些行为(     
A.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B.标志着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
C.致力于扩大倾销商品的市场D.表明美国拥有亚太地区霸权
22-23高三下·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从1942年6月到1945年,天津政府共实施22次食物配给,下表反映了其中几次食物配给的情况。(     

配给时间

配给数量

配给价格(每斤)

配给标准

第5次配给(1943年1月)面粉20万袋,杂粮10万包,大米2万包,小米2万包,文化米8000袋面粉一等粉0.74元,二等粉0.6元,三等粉0.53元,大米1.1元,小米0.7元,文化米0.71元每户面粉25斤,杂粮50斤
第13次配给(1943年9月、10月)面粉20万袋,杂粮花生饼粉179万斤,荞麦粉2500袋,莜麦粉2000袋面粉1.75元,花生饼粉0.84元,荞麦粉1.22元,莜麦粉1.32元每人面粉4.5斤,杂粮1斤
第20次配给(1944年10月)面粉135535袋,小米28888袋,玉米23826袋面粉3.5元,小米2.93元,玉米粉2.73元每人面粉3斤4两,小米2斤11两,玉米粉半斤,共6斤7两
第22次配给(1945年1月及春节)玉米28087袋,谷子9781袋,黑豆13513袋,高粱14845袋,玉米粉18157袋玉米2.35元,谷子1.98元,黑豆2元,高粱2.75元,玉米粉2.793元每人玉米1斤1两,谷子1斤4两,黑豆1斤9两,高粱3斤2两,玉米粉7两,共杂粮7斤7两
表格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日本的战场局势渐趋恶化B.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
C.解放区的经济秩序遭破坏D.美国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6 . 碱性转炉炼钢法首先由英国人托马斯发明,但较早应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是美国、德国。通过引入“托马斯炼钢法”,美国生铁产量从1860年不足100万吨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居世界首位;1913年,德国成为欧洲第一大和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国。这说明(       
A.技术创新引发第二次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紧张
C.英国成为19世纪世界科技中心D.新技术运用促进后发国家工业赶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抗战音乐是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收录抗战歌曲3621首,其歌词中的部分高频词如下图所示。这些音乐旨在(     

A.丰富民众精神生活B.提升文化素养C.推动音乐的大众化D.形塑民族精神
8 . 献礼朝贡是中国朝廷的一项礼节,它象征着接纳夷狄来沐受中华文化。居于此传统,咸丰皇帝面对列强提出“公使进京”的要求,宁愿以全免关税的代价来换取列强取消此项要求。这(     
A.反映了咸丰维护国家主权的意识B.实际上阻断了与西方的交流
C.体现了“天朝上国”的外交理念D.有效遏制了欧美大国的侵略
2024-01-07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实用性联考(二)历史试题
9 . 中国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和实施的推动者。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3月,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总值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30.4%,中国与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速均超过10%。这反映出当代中国(       
A.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B.倡议共建“一带一路”
C.推动建设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D.注重团结发展中国家
2024-03-20更新 | 221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史书记载,唐朝中后期湖北某地一名崔姓农民,“原家贫乏,偶种桔约千余株,每岁大获其利”;同时,江南地区也出现了许多这样的农民家庭:他们“涸湖池取鱼,获龟犹倍多,悉刳其肉,载龟板至江陵鬻之,厚得金帛”。这些现象的出现(     
A.说明了多种经营方式的普及B.反映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C.体现了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D.受到了税制改革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