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8 道试题
1 .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近代以来不同民族的交往日益密切,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作出了贡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日本文明开化过程中,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发生碰撞,日本人对此表现了不同的态度。
①“倘若敲一敲假洋鬼子的头,便可以听到文明开化的声音”;
②“使用瓦斯灯会亡国”;
③“日本落后是因为日本人种低劣,必须改良日本人种”;
④ 明治政府为了表明日本已经文明开化以换取欧美同意废除不平等条约,推行欧化主义,修建了豪华的欧式俱乐部,举办有首相、大臣出席的化妆舞会,招待欧美高级官员,彻夜狂欢。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①


(1)分析材料一中反映出的对待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各种不同态度。
材料二 :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孔子改制考》书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康有为和陈独秀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而不同”这一精神的重大外交举措。
2016-11-18更新 | 2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卷
2 . 鉴于西藏的重要地位和文化的特殊之处,清朝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所采取的措施有( )
①建立僧官制度②设立卫所③册封达赖、班禅④设置驻藏大臣⑤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③④⑤
2016-11-18更新 | 3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卷
3 . 察举制是西汉选用官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其推选的主要依据是(   
A.战功B.才学C.门第D.孝廉
4 .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我们必须认识到,苏联仍然是美国的一个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
——摘自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二:观察家认为,90年代以前世界经济三足鼎立之势正在被打破,东亚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第四极。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1997年大国领导高层会晤的广泛和频繁为多年所少见。中美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俄建立平等信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中日两国建立迈向未来的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法俄德决定建立首脑定期会晤。日俄决定争取在2000年前签订和平条约。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亚欧会议讨论了一致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出资的问题,取得了划时代的成果,这是抛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大的出资国美国,由亚洲和欧洲共同携手,对美国布下了包围网,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欧洲和亚洲合起来占据国际货币基金出资率的60%,仅占18%的美国成为少数派。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五:在1998年初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中,中国同意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的决议,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决定人民币不贬值,并向泰国提供资金援助。
回答:
①比较材料一、二和材料四,指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指出材料三反映的国家关系的新特点及其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
③材料四所说的划时代成果为什么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④结合材料三、五,说明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变化中发挥的作用?
2016-11-18更新 | 8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高二4月月考历史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的行之有效的经济 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二:“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1949年4月)
材料三:   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地和卢森堡六国建立了“欧洲共同体”,又称“西欧共同市场”,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共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经济活动的和 谐发展。……发展各成员国间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当代世界史》
回答:
(1)材料一中马歇尔所说:“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的含义是什么?他所说的“自由 制度”是什么制度?
(2)据材料一,马歇尔这次演说提出了什么?影响如何?其实质是什么?
(3)据材料二分析北约组织的性质是什么?
(4)据材料三概述“欧洲共同体条约”的目标。《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与《北大西洋公约 》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存在了(    )
A.83年B.84年C.69年D.67年
2016-11-18更新 | 9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高二4月月考历史卷
7 .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说明(  )
①社会主义的初创阶段必然有来自资本主义的巨大压力
②市场经济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唯一选择
③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A.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D.①③④
2016-11-18更新 | 9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高二4月月考历史卷
8 . 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说:“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华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这一过程,所反映的问题不包括(       )
A.美国霸权主义政策发生重大调整
B.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提高
C.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
D.中美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2016-11-18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高二4月月考历史卷
9 . 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       )
①美国地位相对削弱                                      ②欧盟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
③日本从经济大国试图向政治和军事大国迈进 ④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⑤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⑥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
A.①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⑥
10 . 下列关于二战后初期国际形势表述错误的是(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政治大国
C.形成美苏争霸局面
D.成立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2016-11-18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高二4月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