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重大的考古发现往往给学术研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1956年“滇王之印"(图1).2020年“滇国相印”(图2)的发现与古滇国的重现.就是典型的案例。它们可以证明西汉对西南地区的管辖既不同于内地,亦有别于其他“藩邦”,具有鲜明的西南边疆区域特色。这说明
A.汉代实现了对西南地区的有效治理
B.印章文物与史料记载相得益彰
C.汉代西南边疆历史发展充分,彰显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D.四川成为汉朝的一部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2022-05-2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 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信息卷(四)历史试题
2 . 古云“善事父母为孝”,汉代经董仲舒的合理改造,孝悌观念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成为以后中国社会的一种伦理信仰。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出土于甘肃威武的木简有文载:制诏御史曰“高皇帝以来至本二年(公元前72年),朕甚哀怜耆老,高年赐王杖,上有鸠,始百姓望见之,比于节,吏民有敢骂詈殴辱者比逆不道,得出入官府……市卖复毋所与。”“年七十受王杖者比六百石(注:汉低级官职),入宫廷不趋……有敢征召侵辱者,比大逆不道。”。

——甘肃省博物馆藏文物王杖简

材料二   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以王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

——范晔(南朝)《后汉书·礼仪志》

材料三   丞相故事,四科取士。……及刺史两千石察举茂才、尤异、孝廉之吏,务尽实核,选举英俊、贤行、廉洁、平端于县邑,务授试以职。有非其人,临计过署,不便习官事,书疏不端下,不如诏书,有司奏罪名,并正举者。

——《续汉书·百官志》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史料价值上的不同。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汉代治国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3-02-08更新 | 70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2017年,考古队开启威海湾水下考古调查工作,2018年夏在刘公岛东村外发现一处沉舰遗址。2020年,包括一块重约18吨的定远舰铁甲在内的上千件文物陆续出水。这些文物(     
A.见证了中国民族造船业的发展B.印证了列强疯狂瓜分中国史实
C.成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实物证据D.反映出八国联军侵华罪恶行径
4 . “经远舰”的发现为研究北洋水师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经远舰”的发现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水下考古队利用多波束等仪器设备采集遗迹数据,结合潜水探摸,结合地方志文献研究,确认了“经远舰”准确位置。第二阶段,水下考古队在舰体外侧进行抽沙作业,逐步揭露出舰体结构,并发掘清理出水文物。2018年9月15日,考古队员在海床面以下5米处发现悬挂于舰舷外壁的木质髹金“经远”舰名字牌,由此确证沉舰即为经远舰。这说明
A.真实的历史唯有依赖新史料的发现
B.史学研究要注意与其它学科结合,进行跨学科研究
C.历史事实的搜集整理并非缘自问题,而是缘于发现
D.历史的价值判断常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选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考古发掘的文物上看,周初,地处边陲的几大诸侯国出土的青铜器,多是周王室的制品,少有封国的器物。迨至西周后期,封国器物不仅数量多,而且制作精美,甚至超过了周王室器物的水平。这表明
A.分封制促进了社会发展B.分封制度已经瓦解
C.诸侯威胁了王室的权威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2021-07-07更新 | 538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古燕地成于何时已不可考。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乡董家林的黄土坡村一带发现了一处规模相当大的商周遗址,包括建于商末并延续至西周的城址,出土了大量西周初期燕国的青铜器,如西周燕侯堇鼎、西周燕国太保克盉、西周伯矩鬲等,学界认为这是燕国最初的都城遗址。追溯燕国历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召公之子受封于燕,在姬姓封国中位居最东B.燕长城是秦始皇长城的基础之一
C.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中,齐国先于燕国灭亡D.稷下学宫是燕国的教育中心和学术中心
7 . 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在早期人类社会,各地劳动人民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文化在传播与交流中不断发展。某学校准备举办主题为“世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的展览活动。
(1)根据展品信息,将下列展品匹配相应的展馆。(填写字母)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

D阿兹特克太阳历

E有“0”数字符号的手稿(3世纪)

F东汉织锦新疆博物馆藏

G记载金字塔建造的莎草纸

H玉米彩陶(7世纪)危地马拉出土

(2)造纸术的出现与传播,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根据以下材料的提示,画出“中国造纸术的传播演变示意图”。

材料   从考古可知,在西汉已有植物纤维(麻类)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中国造纸术在2世纪便已传到越南,7世纪,通过朝鲜传入日本。丝绸之路是造纸术西传的桥梁,3世纪纸已传到西域地区,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中亚地区,后通过阿拉伯世界传入欧洲。

人类交往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汇聚,升华的过程.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属于“桥梁”木身的各文明之间也是互动的,从而产生了独特而灿烂的各种文化。

——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3)概括上述《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材料中阐述的文化交流特征
2022-06-20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汉代史书中有很多官吏死后“家无余财”,甚至无以为葬的记载。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发现了汉武帝时期张汤(曾官至御史大夫)墓。其出土随葬品十分简单,多为小件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和史书记载吻合。这种现象主要
A.得益于休养生息的推行B.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C.表明墨子思想得到贯彻D.受到察举制实施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元宵节,近600岁的故宫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亮灯活动,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在古城墙上闪耀展示,跨越历史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明清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最高统治核心代名词。
1901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把紫禁城作为联军司令部。
1911辛亥革命后,逊帝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直到1924年被逐出。
1925故宫博物院成立并对外开放。但当时对故宫的保护修缮规模有限,大量古建筑保存状况堪忧。
1933日寇攻陷山海关后,大量宝贵文物在万千文物工作者的保护下,踏上南迁道路,历经验阻,虽个别被毁,但最终在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得到保护。
1949部分文物辗转藏于1965年落成的台北故宫,其余回归北京故宫。
1961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五六十年代起大规模修整。
1988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3外国元首参观故宫一律须步行。
现今故宫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公共文化设施,每年吸引万千中外游客参观游览,其文创产业欣欣向荣,并建成全世界最强大的博物馆数字平台,开始走向5G。

请你以“遇见历史的故宫”为主题,选取以上材料,自取角度阐述你对中国历史变迁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逻辑严谨、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色记忆红色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历程中,具有革命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革命价值的遗址、遗迹及纪念建筑物。图1、图2、图3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土地革命时期红色文物的空间分布。



——据王秀伟等《红色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影响因素》


(1)对红色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说明。
(2)从下列红色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中任选一处,阐释其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理由。
“八一”起义指挥部   井冈山革命遗址   瑞金革命遗址   遵义会议会址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2022-03-03更新 | 471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