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15 道试题
1 . 1930年,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形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燃“星星之火”的是(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召开八七会议
C.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D.发动秋收起义
2 . 王令传递主要指周王派臣属将行政军事命令传递给执行者的过程,西周前期主要由史官负责。西周晚期,负责王家日常饮食事务的善夫进入政治权力中枢,与史官等近臣共同传递政令,并且近臣经常重申王令。这折射出西周晚期(     
A.周天子王权的弱化B.史官制度不断完善
C.中枢权力结构异化D.分封等级制的瓦解
2024-01-09更新 | 26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次战役形势图。该战役(     
A.是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B.表明主战场发生明显变化
C.结束了国民政府的统治D.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4 . 甲骨文中常见和祭雨有关的各种卜辞。比如“燎大雨”是对大雨进行燎祭,希望免除灾患;而“壬午卜,于河求雨,燎”,是对河进行燎祭,希望降雨;“其宁雨于方”,则是通过占卜祭祀,希望雨能止息。这说明商代(     
A.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B.生产环境恶劣
C.社会生活迷信色彩浓厚D.旱灾十分严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门阀士族经历了一个由不断衰落直至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特权的丧失,衰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文化优势的丧失。其中“文化优势的丧失”是由于(     
A.民间私学的兴起和发展B.汉初黄老之学的推广
C.九品中正制的全面实施D.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6 . 秦朝实行郡县制,推行“焚书坑儒”;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采用“黄老之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采取“尊崇儒术”。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国家政策因时而变B.专制集权统治不断强化
C.行政体系日益完善D.儒家伦理秩序遭到破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11年11月13日,《民立报》报道:“自鄂事发生后,粤垣官吏异常戒严,民间谣言尤多,无日不宣传党人将于某日举事。粤督大恐,因邀集省中大绅江孔殷、梁鼎芬等筹商解息之策。”这可用于解释(     
A.辛亥革命产生深远影响B.武昌起义重创北洋军阀
C.清廷专制统治难以维系D.广东革命力量较为强大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 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材料二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材料三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迅速地做起来,农 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 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产生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取得的成果。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 共产党人的认识获得哪些发展。
9 . 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     
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B.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
C.实为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D.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2023-12-07更新 | 649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开始历史试题
10 . 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1912年12月至1913年3月进行了国会选举。选举结果为:参议院中,国民党占54.5%,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进步党占25.2%;众议院中,国民党占60.4%,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占20.6%。这表明国民党在当时(     
A.用法律武器捍卫民主B.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成为社会进步总代表D.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