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8 道试题
1 . 秦汉时期,春秋以来的夷夏大防观念逐渐为新的民族观所取代,其中包括诸夏一体、华夷五方共天下、黄帝为华夷各族的共祖。这主要得益于(     
A.郡县制度的出现和发展B.儒学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汉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
2 . 梁启超回忆说:“甲午挫后,《时务报》起,一时风靡海内,数月之间销行至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如饮狂泉。”张之洞对《时务报》大力支持,规定将《时务报》按期寄送湖北全省各衙门、各局、各书院、各学堂,报费由官府支付。材料反映了(     
A.政治变革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支持
B.《时务报》成为救亡图存的主要阵地
C.洋务派成为支持维新变法的主要力量
D.甲午战败推动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2023-03-09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1988~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部分修订内容。相关修订内容反映了(     

1988年

(增加)“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3年

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1999年

(修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2023-03-09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法国1875年宪法通过时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各方妥协带来君主复辟的风险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艰难曲折
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具有虚伪性D.英美政治制度比法国更优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元代分省建制,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此观点认为行省制(     
A.成为农民起义频发的根源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克服了唐宋地方治理之弊D.不利于维护地方社会稳定

6 .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外服是商族以外的方国,有很大的自主权,甚至还经常与商族处于战争状态。武王伐纣后,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     

A.保障了对地方权力的制衡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加强了君主专制
2023-03-07更新 | 1690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西南宁、柳州等地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3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统计,巴黎公社成立后,巴黎社会上组建了近百个各种各样的群众组织。这些组织经常开会,讨论研究公社内部事务,共同参与社会治理。这表明巴黎公社(     
A.崇尚中央与地方共治思想B.践行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
C.深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D.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典范
2023-02-14更新 | 443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 柳州铁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8 . 20世纪30年代初,毛泽东对赣南闽西等地农村进行调查。面对“农民只谈点家常事,脸上没有笑容,也不多讲”,毛泽东请农民吃饭并送被子,让他们了解党的真意。毛泽东对调查内容采用阶级分析方法,并提出中国革命的中心须放在农村。这些做法(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调动农民阶级抗战积极性
C.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9 . 元朝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机构,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明朝在西南设土司,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担任;清朝时期在西南地区陆续撤销土司,改由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的流官治理。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央集权B.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扩大了地方权力D.导致地方政策变更频繁
2022-11-28更新 | 556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