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二战结束后,美国在强制日本拆迁工业设备、赔偿战胜国的同时,又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同时,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日本还提出“贸易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这些都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话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经济崛起的主要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19世纪中期、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中后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20世纪中期,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对中东地区政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l(人教版)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法德在能源争夺方面矛盾演变的历程及最终结果的影响。
2020-05-1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中写道“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内阁。万历皇帝二四年不上朝,从宪亲到熹宗前后竟有一百六十余年没有召见大臣。”这从侧面反映了
A.明朝皇帝的权力逐渐旁落B.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弊断日益凸显
C.明朝皇帝越来越懒于朝政D.内阁制有助于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2020-02-06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必修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一天,始皇帝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量。始皇帝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我说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
材料二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卢生说始皇曰:“……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长生不老)之药殆可得也。”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甬道相连,……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以上关于同一事件的描述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所给材料提出你对此的判断,并运用史学研究的方法加以阐释。(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9-04-29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西省运城市2019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4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是由于对国际联盟的超越,联合国才避免了国际联盟在维护和平方面的诸多尴尬。在此基础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难以数计的决议,其中相当大一部分都是为了维护国际和平的决议。当然,还有一个方面应该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如今的世界贸易组织)等,是“联合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编自杨和平《第二次世莽大战与战后和平》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对国际联盟继承和超越的表现。

材料二:美国冷战史学家加迪斯用“漫长的和平”来形容冷战。美苏都未抱有以与对方直接发生战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打算,为准确把握对方意图,避免因误判导致战争意外发生,仅在军控领域两国就进行了多轮谈判,到1987年陆续签订了《反烊道导弹条约》《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中导条约》等协议。这即使并非美苏战略稳定的根本原因,至少起到了缓冲与调和双方战略紧张关系、防止世界战争的客观效果。

——据桂立《苏美关系70年》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之间为什么能维持“漫长的和平”?

材料三: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活动……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多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人教版必修一教材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成就,指出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4)综上,谈谈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史学在不断进步,历史认识也会随着更多可靠的史料不断接近客观事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希腊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手工业和农业与市场的联系十分紧密。这样,平民中出现了小部分靠经商致富的新兴工商业者阶层,他们经济实力雄厚,但政治地位低下。在旧氏族贵族的专断统治下,他们的经济利益严重受损,迫切希望进行政治改革,争取参政的权利。在旧氏族贵族与平民的斗争中,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出于自己的利益,往往联合下层平民同旧氏族贵族进行斗争。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历史1

材料二   公元前8~前6世纪的古风时代是希腊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农业仍是希腊人赖以为生的主要生产部门,土地是最好的财产形式……但手工业和商业在部分先进地区,如科林斯、雅典,已同农业完全分离开来,成为独立的经济部门。其突出表现是制陶业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勃兴……此外,铁器冶炼与制造业、采矿业、造船业均有明显发展……希腊斯巴达、雅典等城邦的形成,雅典的梭伦改革等一系列事件都发生在古风时期。

——周启迪《世界上古史》

材料三   无论是古典文献还是考古材料都少有关于手工业的记载,唯一有充分历史证据的手工业是雅典的制陶业,根据考古专家们的估算,即使在制陶业最兴盛时期,雅典从事制陶业的总人数也不超过200人。从社会的各个侧面看,希腊城邦都是一个农业社会……不少学者认为,梭伦代表了工商业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但这种说法缺乏可信的历史根据。梭伦所面临的社会危机实际上主要是雅典的农业危机,其主要的改革措施之一是废除所有债务和债务奴隶制,它同工商业并没有什么关系。梭伦的另一项改革措施是将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每个等级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值得注意的是,计算财产的标准完全是按照个人土地上“干的和湿的”(亚里士多德语,“湿的”即指橄榄油)收获,而不是从事手工业或商业的收入。

——黄洋《古代希腊政治与社会初探》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概括材料一中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对于雅典梭伦改革背景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两者对雅典梭伦改革背景的认识有何不同?
(3)依据材料三,概括学者黄洋对雅典梭伦改革背景的认识。综上,专家学者们对梭伦改革背景的认识各不相同,你是怎样看待这种不同的?
7 .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与他国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1)概括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同”和“异”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求同存异”的方针对这次会议和新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
2016-11-2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8 . 【加试题】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重视边疆问题,能够较好地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人教版必修(1)

材料二国家实现统一以后,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受高度自主权,并可以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1997年6月30日午夜到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举行。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人教版必修(1)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清初统治者采取的哪些措施符合上述原则。并指出清中央主管民族事务的机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某项基本国策。按照这一基本国策,成功的解决了香港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概括香港回归的过程,并指出香港回归的世界意义。

9 . 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李沆是个节俭的宰相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2017-04-01更新 | 116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速度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新历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历史评价的对象历史评价的变迁
古文经①西汉以来,古文经学不断发展壮大,王莽当政时一度得立学官,东汉后期逐成压倒今文经学之势。至东汉末,儒学大师郑玄以古文经学为宗,兼采今文之说,综合两派,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人教版)他(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
太平天国运动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
(1958年撰写)中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中国近代史上起了伟大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的作用,激励着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英勇的斗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9必修1》(人教版)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也显示出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指出: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盘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有一定经济意义的学者都被扣上了“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人教版)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注释:①汉武帝末年^在孔宅和河间献王等处,陆续发现许多战国时遗留下来的儒家经典,都是用小篆写成的,这些经书被称为古文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表格中一个历史评价的对象,指出当前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对其历史评价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