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料记载:“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说明军机处
A.保密性强且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且有决策大权
C.位高权重能制约皇权
D.承旨传达利于强化君权
2019-03-05更新 | 488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必修科目)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如果你要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从史料价值的角度,你会选择哪一种史料(字母和史料类型)?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由于不满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震惊世界。围绕着西安事变,出现了极其复杂的局面,各方纷纷表态。
①国民党亲英美派宋美龄、宋子文等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营救蒋介石,积极奔走。
②国民党亲日派何应钦积极部署讨伐张学良、杨虎城,想借此机会将蒋介石以及张、杨一并解决。
③苏联主张和平解决事变,认为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和汪精卫合作搞起来的,甚至说张学良是受日本煽动,利用反日口号来反对南京国民政府。
④广大人民群众(尤其西北人民)痛恨蒋介石祸国殃民政策,强烈要求杀蒋。
(2)除以上不同势力的态度外,你还可以补充哪些政治势力的态度(至少三种),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所持态度的理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研读下表文献史料,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诸侯国之间已出现争霸与兼并战争
B.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郡县制度
C.西周后期宗法等级制度逐渐瓦解
D.当时出现国家统一的政治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史料记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这表明隋文帝时
A.恢复实施察举制
B.道德品行成为选才的唯一标准
C.科举制全面实施
D.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犯了许多严重的错误有人则认为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所致。这种不同
A.反映了不同的政治立场
B.由评价者所处时代决定
C.可用唯物史观加以整合
D.有待更多史料验证对错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实物是重要的史料。如图器物可以佐证的是
A.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B.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C.第一个国家政权的诞生
D.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7 .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完成: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作何评价?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
(5)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8 . 2017年11月,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在发现甲骨文前,殷商时期属于“传说时代”。随着殷墟发现大量甲骨文遗存,它记录了商代的天象祲异、王室组成、宗法与宗庙制、王权与神权关系、卜官与占卜制度、土地所有制等,使商代成为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由此说明
A.“传说时代”没有可信历史
B.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古文字
C.考古发现可以填补史书缺载
D.历史研究只能依据原始史料
2018-01-18更新 | 554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新津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史料统计,从1938年底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曾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役近500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次数的一半左右,以伤亡101万人的代价消灭了日军近30万人。材料旨在说明
A.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战场
D.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在积极抗战
10 . 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根据史料能够推定的是
观点作者、出处
共40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唐)房玄龄等《晋书·地理志》
共36郡(包含黔中郡和洞庭郡)(清)钱大昕《秦三十六郡考》
共46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谭其骧《秦郡新考》
出现“洞庭郡”的记载,此前有人认为湘西应该属于黔中郡2002年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
A.秦朝设郡数目不一
B.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
C.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
D.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
2018-10-01更新 | 192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