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1949年10月1日,河南郏县的27岁农民曹铁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他在回忆当天的经历时难掩激动的心情感慨道:   “那是翻身的日子”。曹铁发出这一感慨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人民成为国家主人D.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柏拉图在老师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法庭判处死刑后打消了从政理想,开始潜心学术研究。后来在《理想国》中提出“哲王治国”的思想。认为国家的“第一要务”是进行公民教育,“国王”应该是有政治技艺并依照法律统治的哲学家。这反映了(     
A.柏拉图具有平等法治的观念B.雅典缺少真正的民主
C.雅典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D.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1787年宪法原文除序言外,共7条组成。第1条规定立法权,比其他各条均为详尽,占全宪的一半;第2条规定行政权;第3条规定司法权。立法、行政、司法三条,占全宪的80%,第4条规定各州相互关系和义务;第5条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第6条主要规定联邦宪法和按照宪法制定的法律为美国最高法律;第7条规定本宪法经9个州制宪会议批准后生效。

——摘编自李昌道《美国宪法200周年——美国法制见闻之四》

材料二   表:美国第十三、十四、十五宪法修正案


内容日期生效日期
第十三修正案废除奴隶制和强迫劳投(英语:involuntaryservitude),除非是作为犯罪的惩罚18651311865126
第十四修正案定义公民权利,包含特权或豁免权条款、正当程序条款、平等保护条款,并处理美国内战后的问题1866613日186879
第十五修正案选举权不能由于种族、肤色或曾服务劳役受剥夺(此时尚不包括性别——只容许男性)1869226187023日

——摘编自[美]埃里克·方纳《第二次建国:内战与重建如何重铸了美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上述美国宪法修正案。
2023-02-23更新 | 33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高考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早在城邦民主政治机构如公民大会和议事会出现的时候,古雅典市政公共建筑也出现了。市政广场是交流信息、参与市政议会和公民大会的“民众集会之所”。这反映了雅典城邦(     
A.小国寡民、城市自治的特征明显B.城市建设服务于政治需要
C.为古典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D.市政建筑水平领先于世界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申报》的媒介影响力在国统区屈指可数,西安事变发生后,《申报》进行了跟踪报道。以抗战爆发为节点,国统区的社会舆论对西安事变态度亦迥然相异: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以及国统区民众对西安事变持否定态度;抗战爆发后,西安事变在舆论中成为促进民族统一与团结的转折点。而在1949年5月27日终刊前的5月1日,《申报》最后一次提及西安事变:“中共至是,已穷无所之,又另为一次之阴谋,用抗日号召为烟幕,以煽动西安事变,卒赖全国民众之维护蒋委员长,始得还都主政,然后抗战,准备工作,未至中断。”然而,此时的《申报》影响力已大不如往昔,对中共的各种谩骂只是苟延残喘而已。

——摘编自单明明《西安事变在国统区的影响分析》


(1)根据材料,概括《申报》在不同时期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并说明造成态度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2023-02-1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统计,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从建立到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前后,在南起长白山,北抵小兴安岭,东起乌苏里江,西至辽河东岸的广大地区,同日、伪军进行大小几千次战斗,粉碎敌人一次又一次“讨伐”。他们的英勇斗争(   
A.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正式开始B.推动了土地改革的广泛开展
C.打击了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D.反抗了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
2023-02-17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革命力量曾多次举行北伐,但均未获得成功。而从1926年7月开始的北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个军阀集团,打败了北洋军阀政府,究其决定性因素是(     
A.国共两党密切合作B.北洋军阀统治的腐朽
C.人民群众广泛支持D.各派系间的军阀混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鸦片战争后,广东佛山镇铁钉业因“洋铁输……故制造日少”,土针业因“洋针输入,销路渐减”,而台茶“自开口以后,外商云集”而日益兴盛,上海的棉花也因“西人自为采售”而繁盛。这体现了(     
A.列强入侵对中国具有双重性B.中国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
C.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改变D.传统生产模式退出历史舞台
9 . 元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施政既有因俗、因教的一面,又以强大的政权力量加以控制。在云南、海南、辽阳、广东等地,或是封王分民,或是派重兵驻守屯田,这一过程中,“北人则徙广海、南人则徙辽东”,形成了民族大迁徙、大杂居的局面。元朝的这一做法(     
A.推动了经济文化格局演变B.扩大了地方管理的自主权
C.解决了边疆割据分裂隐患D.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
10 . 随着佛、道等新兴文化在中国纷起.传统儒学也多分枝权.解读分歧甚重,面对这一局面,唐朝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一场梳理和规范;除此之外,唐朝还将前朝制度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包含三省六部官制、科举制等核心制度的规整体系。由此可见,唐朝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源于(     
A.对外交流B.兼收并蓄C.整合创新D.坚守传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