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面是民国二十一年津浦铁路线(天津—浦口)的时刻表。据此可知,近代的铁路运营(     
A.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B.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
C.提高了人们的公共素养D.加强了对外经济交流
2023-07-07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 . 下图所示为1947年《申报》上的一则广告。该广告可印证当时(       

A.上海市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B.西方大国加强对中国文化侵略
C.西式餐饮文化已融入市民生活D.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占据优势
2023-07-03更新 | 25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3 . 近代福州社会风俗演化
时间饮食服饰出行方式
近代以前大米为主长衫马褂轿子、马车、船只
近代以来大米及面条、馒头、面包、蛋糕等面食西服、皮鞋、领带、洋袜汽车、卡车、摩托车
上表说明(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B.福建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C.风俗演化是历史变革的缩影D.晚清社会生活方式全盘西化
2023-06-27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4 . 2023年3月5日,不少外媒记者把中国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和美国的国情咨询相提并论。美国国情咨文演讲6次提及中国,不断强调中美对抗;而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没提到美国,还强调我国将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这种反差反映了(       
A.美国干涉他国内政B.逆经济全球化阻碍了世界发展
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任重道远
2023-04-05更新 | 651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每个时代都有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思想和价值观。“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它们又是这个历史时代的重大见证。如表为明代中后期几位人物的言论。

言论人物
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何良俊(戏曲理论家)
四民之业,惟士为尊,然无成则不若农贾。王来聘(商人)
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张居正(致治家)
窃闻先王重本抑末,故薄农税而重征商,余则以为不然,直壹视而平视之耳。日中为市…盖与来帮并兴,交相重矣…商何负于农?汪道昆(文学家)
工商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县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王阳明(思想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9-01更新 | 52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工业革命并未随着铁路、跨大西洋汽船和电报通信的出现而结束……持续到19世纪的整个下半叶,它以科学在工业上更直接的应用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特征。据此可知,19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     
A.密切了科技与生产的联系B.以交通工具的创新为前提
C.催生了大规模垄断性组织D.在大西洋的两岸同步推进
2022-07-15更新 | 19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它开创了通过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以市场机制自发推进工业发展的市场化内生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通过纺织业走向全面机械化、工业化的道路……。在其工业化过程中,英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保护财产和合同的法律,如《人身保护法》《货物买卖法》等,建立起保护消费者的商品检验制度和价格控制制度,制定保护投资者的《取缔证券投机法》,建立起保护劳动者的评定工资制度、工厂法和济贫法。与英国的“圈地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美国依靠让农民广占耕地,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为工业化积累资本。在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农业的全面机械化推动了美国农业的迅速发展,这既为工业提供了市场,也促使农产品加工业一度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制造业,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工业部门,又为美国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美国日渐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强国……当然,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也一度产生了社会及生态环境等突出问题,为世界工业化留下了沉重的历史教训。

——摘编自周宇《论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   1949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帝国主义者算定我们办不好经济,他们站在一旁看,等待我们的失败。……苏联……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之下,他们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他们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直到19572月,尽管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暴露出了一些缺点和错误,毛泽东在讲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时仍然强调向苏联学习。他说:“为了使我国变为工业国,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已经有四十年了,它的经验对于我们是十分宝贵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选择的苏联模式的工业化道路,在短时期内对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也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摘编自公茂虹《向苏联学习工业化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美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历史教训。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选择向苏联而非英美学习的历史背景,并谈谈你对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认识。
2022-03-22更新 | 576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主观题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雇主与雇工之间出现了一道不可弥合的裂痕。……到了这个工厂时代,以一个工人积蓄来衡量一个工厂及它的动力机器和生产机器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而且价格高昂的东西。……在地主商人以及向贸易公司、商人和国家提供贷款的金融家之外,一种崭新的工业资本,一种左右国家命运的极具活动的势力正在崛起。

—— 据(英)韦尔斯《世界史纲》整理

材料二   曼彻斯特,17601830年,居民从17000人增加到180000人,变成了第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来自农村的人迄今生活和劳动在“自然节奏”之中;现在“自然节奏”变成了工厂的“人为节奏”。很多人很难或根本就无法适应这种情况,从而就产生了失业和社会灾难……空气和用水都受到严重的污染,那是工厂的烟囱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而随意排放着烟尘。法国学者亚力克西·托克维尔访问曼彻斯特以后写道:“文明创造了它的奇迹,而文明了的人却几乎变成了野兽。”

            ——节选自百度文库

材料三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那些沉默的、未受教育的、没有组织的贫民失去一切财产,被推向更悲惨的境地。……“私人企业”只关心自己的营业情况,盘算怎样获取最大利润,根本不关心别的。粗造的工厂建立起来了,尽可能花最少的钱建造,尽可能容纳最多的机器和工人。工人的住宅紧靠着工厂,这些住宅非常简陋、非常拥挤,没有足够的私人空间,一切都是凑合与将就,并且以最高的租金出租……工人们随着工厂汽笛的鸣声而上下班。他们必须跟上机器的运转,并始终处于老是在场的监工的严格监督下。工作是单调乏味的:拉控制杆、刷去污物、接上断线。雇主自然把他们的工资账单看作是一笔应该尽可能降低的开支。因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尤其是纺织工业中的,更喜欢雇佣妇女和孩子,因为妇女和孩子更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而且更服从命令。   

       ——《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文明的人却几乎变成了野兽”这句话的理解。
(3)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022-03-08更新 | 32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主观题
9 . 1913年,上海第一条电车线路通车。1914年11月15日,英商上海电车公司修建的十四路无轨电车开始通车,此为上海首创,被当时报刊称为“上海唯一之新发明”。这反映出近代上海
A.崇洋之风盛行B.列强侵略加深
C.生活方式西化D.生活节奏加快
2022-01-21更新 | 9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