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绅商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B.“尊士贱商”的积习遭弃
C.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D.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2023-06-10更新 | 7380次组卷 | 38卷引用:西藏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4个国家200座城市,开行列数从2012年的42列增加到2021年的15183列,一改往日搭载货物“去多回少”的局面,重点枢纽间去程和回程开行数量基本实现双向均衡。“中欧班列”的发展变化主要得益于(     
A.“一带一路”倡议及实施
B.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
D.中国高铁积极“走出去”
2023-05-07更新 | 414次组卷 | 5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世纪下半叶,西方国家将中国和日本列为"半文明"国家。甲午战争爆发时,纽约《晚邮报》刊文认为中日之间的战争是对现代军队和装备的检验,尤其是对“文明”国家建造的装甲舰的检验。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定位是基于当时(     
A.中日两国军事实力差距过大B.中国主导的华夷秩序瓦解
C.日本文明开化得到西方认同D.洋务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1950年至1985年,世界人口增长了1.9倍,世界谷物产量增长了2.8倍;但能源消耗量增长了3.7倍,全球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自1981年后逐年下降。由此可见(     

A.经济全球化的迫切性B.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C.南北不平衡的危险性D.世界多极化的必然性
2023-01-07更新 | 2283次组卷 | 14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2(河南、山西、云南、新疆、西藏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935年8月,苏联某煤矿采煤工斯达汉诺夫与上级指派的两名助手分工合作,使用普通风镐,创造了当时采煤量的世界纪录,矿场给予他按采煤数量计算的工资奖励,而不是通常的计时工资。此后全苏掀起“斯达汉诺夫运动”,领取计件工资的工人比例上升到90%左右。从中可以认识到(     
A.企业生产管理合理化至关重要B.先进技术的应用创造生产奇迹
C.劳动竞赛支撑经济的不断发展D.市场经济助力生产积极性提高
2023-01-07更新 | 2823次组卷 | 17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河南、山西、云南、新疆、西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某学术论文设计了“甲午战后的初步发展”“民国初期的短暂春天”“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后期的发展困境”等分论标题,据此推断论文主题是(     
A.封建小农经济的成长B.家庭手工生产的发展
C.近代洋务运动的兴起D.民族工业的曲折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明朝后期,以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提出“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李贽提倡“童心”说,“认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出现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儒家伦理纲常崩坏失去活力B.市民阶层的日益发展与壮大
C.理学趋向实用主义追求私欲D.重农抑商松动商品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7世纪初,荷兰人因坚持准时、全额还款而受到欧洲各国高利贷商人的青睐,加之荷兰司法独立,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不忌惮权贵,许多专制国家的资本在此时一点一滴地向荷兰汇集。由此可知,17世纪初的荷兰(       
A.海外探险得到国王的支持B.建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C.具备殖民扩张的优越条件D.率先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2022-06-27更新 | 157次组卷 | 17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民主改革运动及政治学习运动,提高了个人的政治地位;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开办工人文化宫,建立工人俱乐部等,改善了工人生产生活条件。这体现出
A.民主法治建设渐趋完善B.工业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C.对苏联经济建设的效仿D.工人阶级领导地位确立
2022-04-0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1986年,厉以宁在《体制.目标.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一书中明确指出:生产要素中的人与财产要有效配置,就应有相应的市场机制,这种市场机制必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资本市场和劳务市场。由于他力主股份制和所有制改革,因而被称为“厉股份”“厉民营”。厉以宁的观点
A.揭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B.消除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D.顺应了经济改革的发展方向
2022-03-25更新 | 145次组卷 | 5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