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6 道试题
1 . 晚清思想家郑观应认为,在西方列强咄咄逼人的形势下,中国的出路一言而蔽之曰:“莫如自强为先。”他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大胆地提出设议院的主张,他把西方议院制度比附为士大夫向往的尧舜“三代制度”,希望中国能够“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实现“长治久安之道”。郑观应的思想(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是对洋务运动弊端反思的结果
C.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D.体现出西学东渐成为时代潮流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疾进,使得秦汉时期已经领先于世界的地位得以继续保持。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齐民”即平民;“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祖冲之设计制造的千里船,史载“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时效俱佳,为时人称道”。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科技研究(     
A.追求客观真理B.依靠生产生活实践
C.印证天人合一D.强调科技的实用性
3 . 黄老学者反对“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认为理想的政治应“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确立法度并保持它的稳定性,通过制度使得君主能够“无为而无不为”,从而建构“使其民不引而来,不推而往,不使而成,不禁而止”的理想社会形态。据此可知,黄老之学(     
A.具有道法结合特色B.抛弃无为而治思想
C.崇尚外儒内法观点D.官僚制度走向成熟
4 .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出当时(     
A.政治构想都具有创新的性质B.迷信观念已经被基本扫除
C.完成了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D.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
2023-09-07更新 | 403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重点班)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们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这一主张(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宗教角度论证了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     
A.“仁”B.“非攻”C.“道”D.“无为”
2023-03-06更新 | 494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新知学校高中部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体育开始逐步传入我国。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出于强兵的作用,主动接触和引进西方军事体操,创办军事学堂,开设体操课程。维新派人物谭嗣同认为西方诸国的强大在喜动,而中国的落后在于好静,倡导引进西方体育,以体育兴国强民。1903年,清政府推行以日式兵操为主的体育课程,近代体育课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北洋政府正式将体操科改名为体育科,打破了兵操就是体育的观念,体育课程分为田径、球类等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期间,颁布了中国第一部体育法《国民体育法》,设立了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举办了四届全国运动会,参加了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摘编自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近代体育史》

材料二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

——习近平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体育运动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展体育运动的意义。
8 . 1927年8月20日,毛泽东在给中央的信中提出:“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国民党的旗帜己成军阀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这表明毛泽东(     
A.民主革命思想的最终形成B.已经探索出了新的革命道路
C.强调重视军队和政权建设D.主张以工农运动为工作中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末清初,顾炎武等思想家批判“无道昏君”,期望“有道明君”,近乎一致地认为设置宰相分割君权,是达到他们理想中的“君明”“相好”的最佳途径。这反映出,明末清初思想家(       
A.坚持固有的儒家治世之道B.寻求新的治世之道成为共识
C.对传统政治体制予以否定D.努力提高社会思想道德水平
10 . 战国时期,诸子具体政治主张各异,但他们都从流传下来的典籍和文化传统中汲取思想资源。如宋钘融合道、儒、墨,告子“兼治儒墨之道”,淳于髡“博闻强记、学无所主”。材料反映了(     
A.百家争鸣的现象B.交流融合的思想
C.政治立场的趋同D.兼并战争的结果
2023-02-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