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下事有好些不平的所在,假如男子死了,女人再嫁,便道是失了节,玷了名,污了身子,是个行不得的事,万口皆议;及至男人家丧了妻子,却又凭他续弦再娶,置妾买婢,做出若干的勾当,把死的丢在脑后,不提起了,并没人道他薄幸负心,做一场说话。所以女子愈加可怜,男子意加放肆。这些也是伏不得女娘们心里的所在。

——摘自明中后期短篇小说集《二刻拍案惊奇·满少卿饥附饱题》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贞操是男女相待的一种态度,乃是双方交互的道德,不是偏于女子一方面的。”封建的贞操论则是“一偏的贞操论”,是“男子专制的贞操论”,因而是“不合人情、公理的伦理”。那种“巴望别人家的女儿替他未婚夫做烈女”的议论乃是“全无心肝”的贞操论,旌表烈女乃是“不合人情、不合天理的罪恶”,“劝人做烈女,罪等于故意杀人”。

——摘编自胡适《贞操问题》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0-11-0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人对书法字体的特色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秦朝标准字体的评述是
A.“状如龙蛇,钩连不断”
B.“结体扁平,方劲古拙”
C.“笔画圆弧,富有奇趣”
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2019-11-06更新 | 109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5届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考测试02文综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邓嗣禹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中论及科举制:“(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1910年梁启超说“科举非恶制也”,“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政府公报》第24号中提及考试的重要意义:“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惟考试。”孙中山的观点导致了后来民国考试院的建立,实际上是科举制的复活。

材料二   高考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其基本立场应立足于服务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1997年,为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人民日报》有这样一句评价: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高考的社会作用远远超出了考试、招生、教育;1977年高考恢复的不仅仅是一项考试,更是知识的价值、知识分子的地位,是社会流动的渠道、社会的公平。

——于涵: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内容改革评述(《中国考试》2017年第3期)

材料三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科举制和当代高考制度的主要异同点。谈谈你对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看法。
(2)据材料三,说明中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原因。
2019-03-0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李贽的《藏书》是评述历史人物的著作。其中的《世纪》部分,讲述的是朝代更替以及帝王个人活动。他将陈胜、公孙述(东汉末年军阀)等列入书中,且每篇都标有明目以示褒贬。如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英雄草创”,王莽篇题为“篡弑资贼”。该书反映了作者
A.以史为据实事求是评价历史
B.突破传统改革史书编纂体例
C.突破传统等级观念反抗权威
D.反对思想束缚提倡独立思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