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为晚清《点石斋画报》中一篇名为《剖割怪胎》的报道,其配文写道:“该收生婆无能为力而去。张惊惶无措,不得已,至西口外国医院求救。”由此可知,当时(     

A.西医因疗效赢得了民众信任B.国人对西医抱有尝试的心态
C.中西医结合提高了医疗水平D.西医依靠特权取得优势地位
2 . 唐宋八大家提出并发展了儒学的道统说,以孟子承孔子之正道,他们通过解读孟子对儒学经典义理进行深度探求;他们对佛、道两教的态度,逐渐由情绪激烈的反对走向理性平和的辩论。这从侧面表明,唐宋时
A.正统思想频繁更替B.三教合流基本实现
C.文人颠覆汉儒传统D.儒学逐渐走向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9年,吴虞在读完鲁迅的《狂人日记》后写了一篇《吃人与礼教》,发表在《新青年》上。他痛声疾呼:“甚么“文节公”呀,“忠烈公'呀,都是那些吃人的人设的圈套,来诳骗我们的!”由此可知,当时
A.文学革命激发创作热潮B.科学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C.反对专制成为大众呼声D.传统伦理道德遭到批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毛泽东曾回忆道:“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由此可知,《新青年》的刊行
A.揭露了时代的弊病B.丰富了校园生活
C.宣传了马克思主义D.促进了思想解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5世纪,意大利兴办了一种寄宿学校,学校的学生以贵族子弟为主,也招收并资助有才华的贫苦学生,男女同校。教学内容包括拉丁文、希腊文、教会法规、数学、几何、历史、音乐、体操、舞蹈、游泳等。这表明意大利
A.建立了近代化教育制度B.科技革命与社会进步相互影响
C.教育摆脱了宗教的束缚D.思想解放与教育变革相互促进
2021-09-27更新 | 4870次组卷 | 33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统计,梁启超所办的《时务报》在1896年销量达到7000多份,次年销量高达12000份,最高时竟然达到17000份,出现了“举国趋之,如饮狂泉”的局面,连《万国公报》的主笔林乐之都称赞其“议论明通,识解超卓”。《时务报》的畅销
A.使宣传西方思潮成为主流B.为维新变法的开展创造了舆论氛围
C.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传播D.使维新运动具备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2021-09-10更新 | 643次组卷 | 25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从唐立国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孟子的地位一直处于“不著不察”之列,且少有人提及。韩愈是最先把孟子名字升到孔子之后的人,他认为孟子是唯一得到孔子“真传”的人。宋朝的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孟子地位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开展古文运动的需要B.政府文化政策的调整
C.迎合政治统治的诉求D.人才选拔机制的完善
2021-06-06更新 | 660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二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虽然地球上的物种有许多种,但所有生物包括人都或多或少享有某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如每个生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基因编码、消化方式等,其最初形成可能是来自同一生物。这种观点
A.说明物种起源有渐进的演化特征B.构建了生物学研究的基本规则
C.承认环境对生物进化的重要作用D.否定了人在自然界的特殊地位
9 .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知识分子既从西方文明中看到了新希望,又注意到了西方科学发展所带来的道德伦理论丧问题。他们力主中西调和,在西方科学、物质文明和东方伦理、精神文明之间寻求平衡。这一主张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A.中外文明呈现融合的态势B.救亡图存成为知识界的共识
C.知识界对中外文明的反思D.马列主义思想方法广泛传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