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原来,中国人在书写西方国家名称时,总加上偏旁(通常是犬字旁),但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这种情况就显著减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夷”字的现象也越来越少。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是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称为“洋”了。这些变化反映出(   
①传统“贵华夏”“贱夷狄”观念的转变
②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挑战
③中国社会近代化发展的历程
④中国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2 . 罗荣渠教授在《现代化新论续篇——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指出:“传统的儒家文化整体而言是反现代化的。历代积淀下来的“道统”观、“夷夏”观等等构成了变革的巨大障碍。这使得现代化只能在维护皇权正统与儒学道统的范围内启动。”以下说法不符合材料中观点的是(        
A.思想文化变迁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思想文化改造是现代化进程中更深层的问题
B.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挽救封建专制王朝而推行的保守的自救、自强运动,未脱离传统文化范畴
C.传统文化的惰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及其所引起的经济结构变化
D.传统儒学具有“实践理性”内涵,有可能在新的条件下被解放出来,推陈出新,发挥积极作用
2016-03-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3 . 看图学史:

(1)图1的画面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哪一的历史事件?图2反映了我国古代思想出现什么重大的事件?
(2)图3中的“三教”具体指的是什么?图中所反映的画面什么时期形成?
(3)根据图4判断,“书院讲学”的内容是什么?根据图片1、2、3、4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儒学的发展变化的简单过程。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4 . “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谷雨和清明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重要节气,反映四季变化与中国传统农业密切相关
②清明既是我国传统节令又是国家法定节日
③清明即指节气也寓指明清两朝和士人的气节
④下联作者的思想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意大利在14世纪初书籍价格极高,用一所房子加一块土地才能购置一本文法书,甚至教皇尼古拉五世未发迹时曾因购书而身负重债。至17世纪,囊中羞涩之士购买心仪书籍已非难事,而佛罗伦萨购书上百册的家庭已超过13. 6%。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资本主义萌芽推动
B.人文精神的普及
C.活字印刷术的传人
D.近代教育的发展
2016-07-22更新 | 8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5-2016学年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4月考历史试卷
6 . 从下图可以读取的信息有
①人类交通运输业发生了质的变革
②人类生活方式正发生着变化
③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④人类的生存环境正日益恶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 . 中国古代刑罚中以肉刑最为残忍。至20世纪初清政府宣布废除肉刑。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工业化进程的推动
B.封建愚昧思想的革除
C.西方人文精神的影响
D.社会治安的好转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8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这一变化的本质作用是
A.促进了民主科学的传播
B.结束了封建礼教的束缚
C.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革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
9 . 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发展,西汉、宋明、明清时期都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儒学在先秦基础上,其内核、外延范围都在扩展,始终都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据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战国孟子、荀子,将孔子儒学引向两途
B.汉代儒学融汇先秦诸子百家,成为正统思想
C.宋明理学,三教合一,儒学思想体系更精密
D.明末清初,反思理学,儒学正统出现新变化
2016-04-1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三12月考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古希腊智者学派在社会道德方面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必强求一律;而苏格拉底却认为“知识即美德”。这种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A.人们关注的对象从自然界转向了人类
B.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政治弊端的反思
C.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度从繁荣走向衰落
D.古希腊雅典城邦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
2016-01-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西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2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