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粗略统计,明代“三言”“二拍”近200篇作品里,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约70篇,其中《喻世明言》11篇,《警世通言》13篇,《醒世恒言》9篇,《初刻拍案惊奇》16篇,《二刻拍案惊奇》18篇。这一现象反映出
A.文学发展至明代达到了顶峰
B.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写照
C.社会矛盾激化促进文学繁荣
D.明代文学题材内容广泛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l—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l—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l—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图1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图2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


图3明清时深受人们喜爱的通俗小说《三言二拍》和《水浒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3)图1、图2别属于中国画哪一画种?
(4)依据图3,说明明清时期我国文学的主流形式是什么?简要说明出现的原因。
2019-10-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主要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回顾科技创新历程,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1.0(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工业2.0(第二次工业革命)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普赞工业王国
C.工业3.0(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显端倪
D.工业4.0(第四次工业革命)产生了第三产业,改变生产经营方式
4 . 下表为新中国初期文、法、商、教育等文科专业在高校招生所占的比例。造成表中数据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49年1953年1957年1962年
33.1%14.9%
9%
6.8%

A.新中国工业化的需要
B.“左”倾错误的泛滥
C.民主与法治观念滞后
D.学习西方建设的经验
5 . 东汉班固在其著作《汉书》中记载了当时所见西汉时期各学术流派的著作,以下是各派著作数量变化的简单统计。出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学术流派汉初著作数汉武帝之后著作数
阴阳家2种21篇
法家1种31篇
纵横家3种40篇3种5篇
杂家2种54篇28篇

A.“独尊儒术”政策的实施B.政府禁止诸子思想的传播
C.“三教合归儒”主张提出D.社会动乱导致了文化衰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表是新中国1950年和1965年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年度高等学校中学小学
学校学生学校学生学校学生
195022713.4万3690109万40万2439万
196543467.4万80993(包括61626所农业与职业)1441.8万168.19万11600万

A.职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
B.制定“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
C.制定“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2019-11-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东汉班固在其著作《汉书》中记载了当时所见西汉时期各学术流派的著作,以下是各派著作数量变化的简单统计:
学术流派汉初著作数汉武帝之后著作数
阴阳家2种21篇
法家1种31篇
纵横家3种40篇3种5篇
杂家2种54篇28篇

对上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汉初学术思想较为繁荣
②社会动乱导致文化衰落
③朝廷禁止诸子思想传播
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9 . 下表是新中国1950年和1965年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年度高等学校中学小学
学校学生学校学生学校学生
195022713.4万3690109万40万2439万
196543467.4万80993(包括61626所农业与职业)1441.8万168.19万11600万

A.职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
B.制定“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
C.制定“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2019-03-23更新 | 9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测试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周英杰在《<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中有这样的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锁国政策对思想的影响
B.落后的制度带来思想的闭塞
C.作者提出的主张不切合实际
D.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
2019-02-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祁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二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