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北京大学面貌焕然一新, 北京大学以及“北大红楼”(见下图)逐渐成为
A.护国战争的策源地B.护法战争的指挥中枢
C.新文化运动的中心D.北伐战争的指挥中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唐代文学家韩愈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来称颂李杜及其诗文。其中杜甫的 “三吏”“三别”等诗篇被后人称颂为“诗史”,主要是因为杜诗反映了
A.雍容华美的盛唐气象B.唐朝由盛转衰时民众的离乱和漂泊
C.唐末黄巢起义的动乱D.中国古典诗歌荡人心魄的浪漫情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伴随中国革命,毛泽东写了许多文章阐述其思想主张,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 不断完善。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并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文章或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5 . 秦律规定,“敢有挟书者族”,即对收藏违禁书籍的人处以灭族的酷刑。秦朝统治者颁布“挟书律”以及“焚书令”,反映了对哪一学派思想的欣赏与实践?
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1~1842年的远征军在1841年8月21日由香港出发,首先占领厦门,然后占领了舟山岛,把这个岛作为他们以后军事行动的军事基地。这种军事行动的目的,在于侵入中部大河长江,并溯江而上,直达离江口约200英里的南京城。

——据【德】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材料二   历史的脚步,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在抵抗外国侵略的这一基本要求下,必须有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

——据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英国的“远征”是哪次侵华战争?指出其根本目的。
(2)概括说明19世纪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基础上进行了哪些重大实践活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统治者应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
2020-07-27更新 | 445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东省2020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这是薄伽丘最优秀的作品,它的主要内容是10个男女青年一起到郊外避难,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共讲了100个故事。该作品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摘编自刘炳范(外国文学史)等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的虔诚信仰,“圣礼”不是主要的,更不需要教士的监督和干预。

——摘自刘明翰《世界通史》

材料三 孟德斯鸠认为,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就得分散和牵制权力,“以权力约束权力”。由此,他以君主立宪制为前提,首创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学说,即议会控制立法权,君主掌握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

——摘编自马鸣庵《三权分立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薄伽丘最优秀的作品及其抨击对象。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归纳马丁.路德和孟德斯鸠的核心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位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共同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据如表判断,代表作一栏中应填入如表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简表
A.《哈姆雷特》B.《唐璜》C.《战争与和平》D.《人间喜剧》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