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启蒙运动

有学者认为东方近代启蒙运动受西方影响,具有外发性的特点,缺乏思想文化基础;西方近代启蒙运动具有原发性和内生性特点,有近400年的思想文化基础。

东方的启蒙运动往往被救亡主题取代,西方的启蒙运动则将“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问题
(1)西方启蒙运动“近400年的思想文化基础”具体指什么?
(2)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如何将“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的?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东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同特点?
2 .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
B.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D.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2019-10-01更新 | 457次组卷 | 24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C.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2019-09-06更新 | 729次组卷 | 28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历史试题
5 . 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④柏拉图的《理想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 1936年胡适说:“……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划分一个时代的刊物。最近二十年中的文学运动和思想改革,差不多都是从这个刊物出发的。”文中省略的是
A.《申报》
B.《时务报》
C.《民报》
D.《新青年》
7 . 胡适说:“我们为什么爱读《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呢?因为这两首诗是用白话做的。为什么爱读陶渊明的诗和李后主的词呢?因为他们的诗词是用白话做的。为什么爱杜甫的《石壕吏》《兵车行》诸诗呢?因为他们都是用白话做的。”由此观之,下列对胡适文学改革理解最正确的是
A.胡适认为凡是古代文章就不是白话文
B.胡适认为广大人民群众都能读懂和理解的就是白话文
C.胡适认为白话文能服务于民众才有生命力
D.胡适认为大家喜爱的都是白话文创作的作品
8 . 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的核心是
A.学习科学技术
B.倡导实业救国
C.仿行西方制度
D.创办新式教育
2019-09-02更新 | 15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届上海闵行高三4月质量调研(二模)考试历史卷
9 . 启蒙运动

材料一:“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孟德斯鸠

材料三:“让我们每一个人向邻人伸出热情的友谊之手……让(英国)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名字灭绝;让我们不是听别人,而是听诚实的公民的话;他们是坦率的、坚定的朋友,是人类权利和美洲自由的、独立的国家的勇敢的拥护者。”

——潘恩《常识》1776年1月于北美大陆

材料四:“每个人,只要他不违反正义法则,就可以完全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身利益,就可以完全自由地以自己的勤奋和资本与其他任何人即任何社会阶层的人的勤奋和资本相竞争。君主就完全给免除了一种职责。”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

材料五:“伏尔泰和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

——《大国崛起·激情岁月》解说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影响哲人们提出新思想的因素是什么?他们提出的“自然法则”在社会制度问题上有何表现?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哲人们的思考形成了怎样的影响?列举史实说明。
(3)综合以上所有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启蒙运动与欧美社会发展的关系?
2019-08-16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久隆模范中学高二历史下册第6课《启蒙运动》练习
10 . 启蒙思想

材料一:所有社会成员应相互约定把自己的全部权利交给一个人亦即君主,以建立能保障人们的安全与幸福的国家,而且契约一旦成立就不可推翻,人民应无条件服从君主。

——霍布斯《利维坦》

材料二:“人们各自放弃其仲裁权并把它转交给一个中间人(指公共权力机关);当立法者图谋破坏人民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约翰·洛克《政府论》

材料三: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人人遵守国家的公共意志即社会契约。……任何政府形式都不是人民承担的一种义务,它只是人民赋予行政机构的一种临时形式,直到人民愿意另行加以规定时为止。

——卢梭《社会契约论》


问题:
(1)依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三位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位思想家在社会契约学说上是如何继承与发展的?
2019-08-16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久隆模范中学高二历史下册第6课《启蒙运动》练习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