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不同时期闪耀着不同的思想火花,有的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有的主张建立一个理性与永恒正义的王国。与上述主张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A.霍布斯/洛克B.达·芬奇/苏格拉底
C.米开朗琪罗/卢梭D.孟德斯鸠/狄德罗
2 . 西欧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的社会转型期间,不曾发生的是
A.推行重商政策B.文艺复兴运动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0-04-06更新 | 590次组卷 | 3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15年高三下期第三次模拟考历史试题
4 . 思想启蒙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为辛亥革命补上理念一课。虽然人们把“启蒙运动”的桂冠赠与了它,但它与欧洲启蒙运动,无论是思想谱系还是前因后果,都有着完全不同的DNA,无法相提并论。中国新文化运动,肇远因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承近因于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以民族主义为前提,以救亡为己任。所以当我们追溯那段历史时,不难发现,亡国灭种的阴影,一直盘桓在知识分子的心头,也成了新文化运动一个转贯穿始终的主要话题

——叶曙明《重返五四现场》


(1)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肇远因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承近因于辛亥革命”?
(2)既然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无论是思想谱系还是前因后果,都有着完全不同的DNA”,为何它还会赢得“启蒙运动”的桂冠?
(3)你是否同意“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为辛亥革命补上理念一课”?简要说明理由。
5 . 思想解放——社会变革的先声
从14世纪到19世纪,欧洲先后出现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声。
(1)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内容。(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工业社会B.理性主义C.但丁D.马克思E.人文主义
(2)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将下列事件填入对应的空格内(填字母)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戊戌变法
D.《临时约法》的颁布E.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
①文艺复兴:________________
②启蒙运动:________________
③社会主义思潮:_______________
2020-03-04更新 | 22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诸侯所受者其尊皆天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在董仲舒看来,天是百神大君,天具有仁义礼智信,皇帝是天的儿子。人间的一切都是天造就的。天按照自己的模样造就了人,人秉承天的意志长出了身体,这就是人符天数。……田地有上下之别,人间有尊卑之别。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合于天道的伦理范畴。

——《中国哲学与文化》


问题
(1)分别概括三段材料的思想核心。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董仲舒的思想形成的背景。
(3)你怎样看待这一思想学说?
7 . 社会上流行的口头禅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如“天理良心”“诚心诚意”“人欲横流”“涵养功夫”等等,这些口头禅流行时间不会早于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8 . 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有60%的美国人上网。”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主要反映了(   
A.《时代》杂志预言非常正确B.信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影响也日渐深远
C.当今网络技术已经十分普及D.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9 . 有学者认为:“秦以后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朝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A.注重考查诗赋B.打破门第限制C.采用八股取士D.自由发挥见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撰写的大量文献、指示和电文中,以下文献按写作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将革命进行到底》                      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A.①④②③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