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64年6月9日,香港乐坛举行了一场盛事,一些报纸称:“今日狂人从天而降,机场可能爆出狂戏”;“影响青年人走向疯狂道路、放肆道路”。造成如此“疯狂”现象的音乐力量来自
A.贝多芬的交响曲B.柴可夫斯基的民族音乐
C.披头士乐队的摇滚D.良知复兴运动的《四海一家》
2022-05-1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西汉学者刘向《别录》载:“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齐国以优厚待遇吸引各国谈说之士,会聚于稷下学宫。稷下学宫的设立
A.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的教育之风
B.促使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兴起
C.有助于战国时期学术融合趋势的发展
D.确立齐鲁地区学术文化成为统治思想
2022-05-19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Z20名校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近代思想家马一浮先生指出:“濂(周敦颐)、洛(二程)、关(张载)、闽(朱熹)诸儒,深明义理之学,真是直接孔孟,远过汉唐。”在此,论者认为宋代理学
A.建立了庞大严密的思想体系B.完成了重建儒家信仰的任务
C.对先秦孔孟儒学的继承发展D.代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顶峰
2022-05-18更新 | 26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78年3月,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该会议
A.直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B.标志党工作重心转移
C.推动科技政策拨乱反正D.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2022-05-18更新 | 201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Z20名校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有史家言:“假如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假使正是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了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他说的是
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陈独秀
2022-05-13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外传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图所示是哪一发明的外传线路
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活字印刷术
2022-05-12更新 | 199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他既是维也纳古典音乐传统的继承者,又是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在他31年的短暂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把音乐和诗歌紧密地结合起来,成就了他在音乐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下列选项中,属于他创作的是
A.《第九(合唱)交响曲》B.《春之信念》
C.《维也纳森林的故事》D.《天鹅湖》
2022-05-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及选考科目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神策军碑》能代表某位书法家的最高水平,笔力凝练内含,骨力洞达,端劲中带有温恭之致,其独特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心情荡漾,神往不已。下列对此碑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碑所涉及的字体形成于汉末
②此种书体最能表现书法家的感情
③碑中字体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④此碑为书法家柳公权所写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2022-05-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及选考科目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词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在宋代开始走向辉煌,以下关于两宋词坛著名词人及其著作的整理,对应正确的是
作者诗词
A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打破诗与词界限的词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北宋词坛的鲜亮旗帜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D经历南渡悲苦的女词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A.AB.BC.CD.D
2022-05-1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它们因现实的需要而生,也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99年,将近70岁的苏格拉底被指控有罪,案件经执政官初审立案后,最终交给一个由500人构成的大法庭审判。……按照当时的审判程序,须经过两轮。第一轮,原告指控,被告申辩,完毕后马上投票;如果认定被告有罪,则进入第二轮,由原告方和被告方各自提出一个处罚方式,可以附带相应理由,然后再由审判团进行投票。第一轮投票结果,苏格拉底是280票对220票被判有罪;在做完有关刑罚方式的答辩后,第二轮投票,审判团以360票对140票的结果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于苏格拉底而言,(审判)是他生命中最辉煌的一次绽放和表演;于雅典民主而言,(审判)是永远也洗不去的污点和伤痕。

——摘编自诺洪果《苏格拉底的审判及死亡》

材料二   它(第三共和国宪法)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也没有规定公民的权利义务,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宪法)保证了制度运转65年,妥协的宪法还有它另外一面更加重要的作用。首先,资产阶级各集团的妥协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为了对付红色革命,他们必须妥协。其次,……使人们有了对宪法做出重新解释的余地,宪法可以随着资产阶级各集团力量的消长进行灵活的变通,……无需彻底变更……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沈坚《试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中的稳定因素》

材料三   民主、起始于人民意愿有效实现。……从人大代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到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使全过程人民民主从价值理念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治理机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人民论坛”栏目系列评论(2022.3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雅典法庭成为雅典民主“黄金时代”表征的主要理由。从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角度,说明“审判”是苏格拉底生命中最辉煌的“绽放”;从对古代雅典文明影响角度,说明此次审判是永远也洗不去的“污点”和“伤痕”。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近代法国民主进程中的重要文献。阅读材料二,概括这部宪法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指出当时促成“妥协的宪法”的主要集团,分析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根本原因。
(3)阅读材料三,对比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特征,一句话概括现代中国民主的突出特征。结合所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基层民主的主要形式。综括材料一、二、三,探讨人类民主发展进程的主要启示。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