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卢梭不仅是哲学家、文学家,也是一位广闻博识的植物学家。伏尔泰在文学、哲学启蒙著作外,还在研究牛顿物理学新成果基础上写下了科学著作《牛顿哲学原理》。康德在46岁之前的主要著述都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这说明了(     
A.科学思想是启蒙思想的大前提
B.大思想家都是文理两科兼修的
C.启蒙思想与自然科学息息相通
D.自然科学推动了欧洲国家进步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演进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也可称为三次价值革命。第一次是传统价值观的形成期,即从远古到周礼的确立;第二次是传统价值观多元发展与同构期,即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至董仲舒整合成为天人感应神学的价值变革;第三次是传统价值观的震荡与复归期,即从魏晋价值震荡经隋唐三教互补、三教合流至宋代整合成为理学。厘清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发展历程,目的在于归纳与总结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演进特征,以深层次把握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演进规律。

——摘编自谢霄男李净《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演进历程、特征及启示》


根据材料,围绕“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提炼一个恰当的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4-03更新 | 283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B.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C.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D.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2022-12-19更新 | 309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20世纪中叶,欧洲美术领域出现反理性、反传统的风格,这类作品更多地流露出艺术家的悲观失望、愤怒与消极的复杂心理。他们宣称美术创作应像婴儿“呀呀”学语那样,排除复杂思想的干扰,只表现器官能感触到的印象。与此画派风格近似的作品是(     
A.《马拉之死》B.《唐吉老伯》C.《日出·印象》D.《格尔尼卡》
2022-12-1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9月,我国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展示了强大的国力。无独有偶,1984年,有人写了一首诗赠与邓稼先:“二十年前春雷响,今朝聚会盼新雷;喜闻戈壁传捷报,敬贺老邓立新功。”与此诗相关的重大事件(     
A.标志着人造卫星技术成熟B.增强中国的国防力量
C.使中国成功步入航天时代D.突破了载人航天技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统计,在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献为数很少,国人对马克思也鲜有听闻和了解,而五四运动发生后,宣传和介绍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文献却如同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马克思的名字成为和政治势力分割不开的名字,马克思的学说成为代表新锐思想动向的强劲思潮。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A.揭示了救亡与启蒙间的矛盾冲突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 - 步觉醒
C.致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动摇了中国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认为人先天具有善性,之所以向恶,那是因为有情与欲的侵扰,而产生情欲的根本原因在于人身的存在。所以人身所蕴含的自然情欲需要道德修养来节制,道德修养是达到身心和谐的必然路径。儒家认为每个人都先天具有“良知”“良能”,固人人可得而教之。因此儒家强调对个体的教化与人治,而不提倡惩戒和法治的作用,甚至蔑视法治,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儒家人性善的终极理想是成为“内圣外王”的圣人。“内圣外王”是指圣人既有厚德载物的美德,也有博施于民的抱负,人格理想与政治理想两者融会贯通。圣人是儒家至高境界“内圣外王”的化身,是“止于至善”的楷模,是“修齐治平”的典范。

——摘编自靳浩辉《儒家人性本善与基督教人性本罪之比较》

材料二   基督教认为人性本恶,人无法超越自身的“原罪”。为了遏制人性恶的泛滥,必须依靠外在法律的规训。启蒙运动以来,无论是霍布斯、洛克还是康德、黑格尔,虽然他们关于人性的阐释有诸多不同,但从根本上都同样包含着某种人性恶的预设,即出于自然本性而趋利避害有可能滥用自然权利。英国阿克顿勋爵一针见血地指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就宣称:“政府之存在不就是人性的最好说明吗?如果每一个人都是天使,政府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正是基于对人性恶的深切体察,所以不能任人的权力欲如脱缰野马,必须加以控制。从人性的罪与恶出发,西方建立了以法治为核心的政治哲学理念。“分权和制衡”的理念得以贯彻,法律成为预防权力洪水肆虐的堤坝。

——摘编自胡伟希《从人性论的差异看中西政治哲学理念的分殊》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和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关于人性论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和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关于人性主张不同的主要原因。
8 . 如图为墨西哥画家里维拉创作于20世纪初的壁画《城市的鬼节》。这幅画描绘的是热闹的墨西哥鬼节,画面中带着墨西哥农夫宽檐帽的骷髅乐手在弹着吉他,许许多多的人在城市的街头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仪式,画面由以黑、白、蓝、褐为主调的传统色彩搭配。该作品
A.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B.表达了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C.体现了印象画派的特征D.反映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2021-12-28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有学者在谈到苏格拉底的信仰时说,苏格拉底对传统宗教的神的信仰、对他们的道德化以及对一个更高的完满的神的设想是同时存在的。该学者认为,苏格拉底的做法(        
A.将其思想融入了对神的信仰B.表明他已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
C.否定了智者学派的人文精神D.反映了希腊商品经济的落后
10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
2020-10-12更新 | 539次组卷 | 98卷引用:青海省西宁一中2022届高三3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