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许慎《说文解字》记载了某种书写字体的起源:“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成,官狱职务繁,初为……,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这种字体,改变了之前古。汉字以曲线构形的特征,将圆润的线条改为方折对称的笔画,使汉字摆脱“描绘”而成为符号的书写。该字体是(     
A.小篆B.行书C.隶书D.楷书
2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顾炎武、王夫之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这些思想的出现(     
A.缘于当时社会的剧烈动荡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D.表明政府放松对思想的控制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农业发展情况

朝代春秋战国秦汉
公元年代前770—前221前221—220
耕地面积/万hm21533.33813.3
粮食单产(kg/hm2712.5825
粮食总产/亿kg102.7295.7
口粮总量/亿kg111.4208.8
粮食需求/亿kg123.7232.0
人口/万人32006000
人均占粮/kg320.5492.9

——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材料二   “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科技支撑。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多措并举、凝聚合力、久久为功,才能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改编自李浩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秦汉农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政策支持和农业技术角度,概括现代中国应对粮食安全的举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2022-06-08更新 | 6761次组卷 | 60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浙江专用)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教会当局始终信心笃定,认为《创世纪》提供了身为基督徒所需有的一切古生物学知识。这个说法似乎相当概括,足以涵盖及至15世纪之末欧洲人所能认识的所有生命类型——各式动物、植物、人类。之后却只见第一位航行到印度的葡萄牙探险家达·迦马和哥伦布先后把全新的世界带至他们眼前。新世界的独特,令基督教的宇宙起源说整个出了问题,直接冲撞欧洲人的认识领域。

——摘编自[美]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材料二   到了1858年,达尔文等在分类学会上宣读论文,提出了现代的进化理论。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中写道,“从自然界的战争里,从饥饿和死亡里”“高级动物的产生,直接随之而至”。进化论一举粉碎了多次创造的概念,同时也动摇了传统基督教信仰的很大一部分根基。

——据[美]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全新的世界”对欧洲人“认识领域”的直接冲撞。结合所学与材料一,分别指出达·迦马和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说明达尔文的进化论动摇了传统基督教信仰“根基”的理由。
2022-05-2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6 . 文艺复兴时期有画家在创作时遇到了诸多困难,他必须运用并不十分熟悉的湿壁画技术,综合考虑拱顶的高度和弧度,在又高又大的天花板上处理复杂的透视问题。他克服了所有困难,在前后不到4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旷世巨制,一幅综合了赞助人意见、教会学说以及艺术家个人兴趣的伟大作品。壁画所选择的主题极为庄严和神圣,再现了人类诞生、堕落和救赎的全过程,成功地将300多人物融入到气势恢弘的视觉盛宴中。对该壁画解读正确的有
①位于罗马教皇的私人礼拜堂
②无愧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一座丰碑
③整个画面充满了严肃和恐怖的气氛
④充分表现了拉斐尔高超的写实技巧与人文主义思想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2-05-2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文章,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第一次以比较完备的形式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该文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清算党内孟什维克主义思想》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2022-05-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评价先秦某学派:知今不知古,知新不知旧,知近不知远,知君不知民,知法律不知教化,知国家不知社会,知制度不知秩序,结果反为聪明所误。其所评论的应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9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中的“臣”是指
A.孟子B.荀子C.董仲舒D.朱熹
2022-05-23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10 . 18世纪以来的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4年的一天,英国国王前来参观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尔顿开设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

——《大国崛起》

材料二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也是整个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奠定了电力工业最重要的基础,而且宣告电磁学作为一门统一学科的诞生,为电磁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标志着新的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使现代电力工业、电工和电子技术得以建立和发展。

——程亚桐《论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历程》

材料三   一位学者评论道:“对于爱因斯坦的科学天才有助于揭示的物理世界的比较深入的洞察,应该找到它的首次应用。可是这一应用不是用来改善人们的福利——爱因斯坦对此甚为关心——而是用来生产威力无比的破坏工具,这的确是悲剧性的。同样具有悲剧色彩的是,他整个一生都忠实地为没有战争的世界而奋斗。可是在历史令人啼笑皆非的迂回曲折中,他竟然会帮助给人类幸存构成最严重威胁的原子弹提供科学基础。”

——人教版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博尔顿所回答的“力量”,概述在这一“力量”推动下,英国社会在19世纪中期形成的独一无二的的国际地位及其举办的国际盛举。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概述该发现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现”的主要依据,并由此归纳出“新的工业革命”之特征。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1905年爱因斯坦“揭示物理世界”的科学成就,并说明爱因斯坦的悲剧所在。综合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022-05-1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