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文献《三辅故事》载:“卫太子大鼻,武帝病,太子入省,江充曰:‘上恶大鼻,当持纸蔽其鼻而人。’”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了一张西汉早期的纸质地图。对前后两段材料进行解读并推断,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A.汉武帝时人们日常使用纸已经十分普遍
B.纸质地图与文献记载可以互相印证
C.由文献与考古可推定纸的使用不晚于西汉
D.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用纸都是绘图用纸
2 . 从图的秦印、汉瓦与画像石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①秦印中的文字多为小篆                         ②东汉画像石反映出当时牛耕的景象
③汉瓦中多为篆、隶字体                         ④文物反映着秦汉时期制瓷业的发展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一件文物的局部图,该文物1900年发现于敦煌,后来被英人斯坦因骗取,现藏于大英图书馆。仔细观察,图中圆圈处是指
A.686年B.868年C.1044年D.1450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所示是中国部分地区出土的西汉纸或纸状物。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西汉
名称出土情况
罗布淖尔纸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汉代烽燧亭出土,伴出物有汉宣帝黄龙元年木简等
灞桥纸状物1957年在西安东郊灞桥西汉墓出土,伴出物有半两钱、三弦钮铜镜等
居延金关纸1973年在居延肩水金关遗址出土一件;1974年出土另一件,二者主要材质均为大麻纤维
扶风中颜纸1978年在陕西扶风县中颜村西汉窖藏出土,窖藏年代应在汉平帝之前
放马滩地图纸状物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墓葬年代应为西汉文帝、景帝时期

A.使用纸张的范围较广B.造纸术已得到发展
C.重视造纸技术的改进D.造纸作坊遍布全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探究历史的真实。文献资料、实物资料是我们探究历史真实的载体,是我们论从史出的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投降的人),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月氏王)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匈奴)。汉方欲事灭胡(匈奴),闻此言,因欲通使(月氏)。道必更(经过)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摘自《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二   开凿于初唐的莫高窟第323窟绘有张骞出使西域图。该图讲述的故事是汉朝军队击败匈奴,获得两尊金人,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神,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访金人的来历。

——摘编自沙武田《角色转换与历史记忆——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的艺术史意义》

材料三   2015年底,江西省南昌市汉武帝之孙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震动全国。墓中出土了有孔子画像、生平故事的屏风和竹书《论语》等珍贵文物上万件。


(1)材料一中“天子”是谁?“骞以郎应募,使月氏”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一《史记》的作者是谁?该书的历史地位如何?
(2)材料二中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张骞出使西域有哪些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出土文物反映了墓主人喜好什么思想?这可能与汉代哪一项政策有关?该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雕版墨印本《汉西域诸国图》为北京图书馆之馆藏文物,反映了汉代西域诸国分布以及交通路线。全图标注地名七十多处,形象地表示了天山、葱岭、北山、南山、石山和积石山及其名称,并清晰地绘出了中国通往西域的两条路线,该图对研究西域地理沿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该图表述正确的是
A.是西汉时期已经发明造纸术的佐证
B.该图绘制技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
C.是西汉政权有效管辖西域的历史依据
D.应该是根据更为古老的文献翻印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文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结合右图分析,对该文物理解正确的是

成都西汉文翁石室讲授五经图
A.有助于了解汉代的教育状况B.说明开始打破学在官府的教育格局
C.理学出现并走向成熟D.五经成为当时考试选拔官员的重要内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