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20世纪初期,《时事画报》发表了一幅名为《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的漫画,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金银铜铁锡煤)。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       
A.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冲击清朝统治
B.赞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
C.拥护保路运动,反对“铁路国有”政策
D.期望孙中山搞民生建设实现国家富强
2 . 下图是由丁聪、方成、华君武等老一代漫画家于1956年集体创作的《万象更新图》。画面中有名有姓的作家就有一百多人,如:茅盾、老舍、周扬、巴金、冰心、赵树理等,在漫画的前面,有一首长达四页的“万象更新”解说诗,题目为《作家们掀起一个创作的高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家杨沫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与这幅漫画创作时代背景不同
B.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与这幅漫画创作背景相同
C.这是一幅反映文艺工作者投身于火热生活贯彻“双百”方针的漫画
D.“双百”方针鼓舞下漫画所体现的这种蓬勃发展势头得到长期延续

3 .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儒学自诞生后,几经变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论语》

(图一:仁者爱人,仁就是爱别人。图二:孔子的“仁”是只限于自己这一边的“爱”,只爱亲人→家族主义→社会冲突。图三:战胜自己的食欲,回到“礼”上来,这就是“仁”。图四:根据情况的不同,孔子对“仁”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仁是这个,仁是那个。)

材料二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卷四十

材料三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并,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五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1)根据材料一,归纳漫画信息,并全面客观地评价孔子的思想。

(2)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王阳明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其主张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的?

(4)材料五作者有哪些新的思考?这些认识产生的经济根源何在?

2017-10-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杨清馨在1920年创作的一幅漫画《靠不住的人》,画面中的女人孤独无依地靠着刻有“三从四德”的石柱,在风起云涌的世界进步潮流下,石柱正摇摇欲坠,这反映了
A.封建正统思想已经动摇B.新文化运动已深入人心
C.封建伦理观念根深蒂固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021-04-0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江门日报》曾刊载钟志明的题为《袁隆平的梦》的漫画,表达了人们对袁隆平的喜爱。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主要是因为他(  )
A.使人类实现了“丰衣足食”的梦想B.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
C.推动了世界人口的增长D.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19世纪中期一幅讽刺达尔文的漫画,左边人物是达尔文,下边人物是维多利亚女王。这幅漫画反映了

A.达尔文遭到了人们的一致声讨
B.政府支持达尔文的科研工作
C.达尔文的思想没有科学依据
D.进化论思想并未被所有人所接受
2019-06-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判断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政治、思想产生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与下面漫画主张属于同一个学派的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C.“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019-02-1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邯郸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下图漫画《一团和气》乍一看好似一位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而细观之弥勒佛左耳处有一道冠老者,右耳处有一方巾儒士,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形成了思想体系
B.使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
D.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