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以上现象说明
A.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B.数据统计存在严重偏差
C.西方科技不适应于中国D.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
2 .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歙县志人物志》记载的歙县各朝代受旌表的“节烈女”的数量变化情况。表中数据变化反映出
朝代
人数5217107098
A.明清时期社会矛盾不断激化B.理学对妇女的影响不断加深
C.宋代以后社会风气每况愈下D.元代后妇女的思想日益开放

3 . 材料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伟大转折应功于哥白尼,其《天体运行论》拉开了近代天文学序幕,极大地推进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虽然哥白尼任职于教会,并到意大利学习神学,但他自幼对天空充满了好奇,曾私下学习天文学

据记载,他第一次天文观测是在1497年3月9日,试图通过天文观察来理解和诠释托勒密地心说理论。1513年3月31日,他在所任职的教堂建成了一座小型人文观测台,并设计出3架较为精密的天文仪器,突破主观直觉臆想,用观察数据和科学事实来说话,这是揭示真理的第一步通过大量天文观察数据和一些天文现象,哥白开始质疑亚里士多德宇宙论。后在大量天文数据支撑下,哥白尼构造出日心说宇宙模型,并于1514年完成了其第一部天文学著作手稿,1543年《天体运行论》付梓前,哥白尼已到弥留之际,只能用颤抖之手抚摸了一下书籍。

——摘编自徐传胜《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嬗变》


(1)根据材料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哥白尼的历史贞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白尼取得天文学成就的原因。
4 . 下表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A.隋唐统治者未受到儒家伦理纲常熏陶
B.宋代女性伦理根植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隋唐时期经济繁荣与社会风气的开放
D.儒学信仰的重建强化了社会伦理观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分析1987年至1994年527所美国企业数据,发现计算机化在短期内提升了生产率,并在长期产生更大的正向效应。进一步分析 179所大型上市公司的商业实践与信息技术投资调查数据,发现由数据驱动决策的公司的生产率更高。材料反映
A.经济全球化正面效应显著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
C.工业产值取决于信息技术D.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率
6 . 东汉班固在其著作《汉书》中记载了当时所见西汉时期各学术流派的著作,以下是各派著作数量变化的简单统计。据此可知(  )
A.汉初治国思想较为混乱B.社会动乱导致文化衰落
C.朝廷禁止诸子思想传播D.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2020-10-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联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A.《石氏星表》B.《九章算术》C.《齐民要术》D.《金刚经》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也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思考。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材料二   李约瑟难题是英国学者李约瑟所提出的,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李约瑟开始研究中国科技史时提出了这一问题。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   物理学家吴大猷说:“我国有些人士以为科学‘我国自古有之’,看了英人李约瑟大著《中国之科学与文明》而大喜,盖其列举许多技术发明,有早于西欧数世纪的,足证超于西欧也。然细读该书,则甚易见我国的发明,多系技术性、观察性、纪录性、个别性,而……弱于抽象的、逻辑的、分析的、演绎的科学系统。……一般言之,我们民族的传统,是偏重实用的。我们有发明、有技术,而没有科学。”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自拟题目,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小论文。(说明:可以就中国古代科技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0-10-17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白泽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如表

如表是古代部分农学著作统计简表,据此可知,中国古代
A.统治者很重视农业生产B.重视农业生产经验积累
C.科技成果限于农业领域D.重农抑商思想根深蒂固
2020-07-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天工开物》是明末宋应星编著的一部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综合性科技著作,初刊于1637年,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天工开物》的可贵之处,在于记述了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书中用技术数据给以定量的描述,显露出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理论阐述,注重引入理论概念,而非单纯技术描述。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反映西学,如“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牛顿于1687年首次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书首是一篇导论,综合力学各基本概念和牛顿三大定律;其后内容共分三篇,分别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质点和物体受关于力的各条特定定律的支配的无阻力运动,其次是阻尼介质中的运动和一般的流体力学,其三便是应用所获得的结果来阐明太阳系中的各个主要现象。该书的导论概括了牛顿力学的全部重要思想,是牛顿新宇宙观的精髓。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天工开物》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两部著作问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部著作在内容上的不同并说明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