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9 道试题
1 .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赞成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志士不了解中国现在的问题首先是贫困,不能照共产党主张的那样马上来均贫富,而是应该在吸取欧美贫富悬殊的教训的情况下节制私人资本,赶快用国家力量振兴实业,发达资本。据此,孙中山意在说明(     
A.社会主义不能迎合革命需求B.国共合作助推民生主义发展
C.新三民主义可解决民生问题D.均贫富是国民革命的终极目标
2023-04-05更新 | 880次组卷 | 8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并提出“为立国而造人”的口号。在文学革命推动下,1920年,教育部颁布政令,承认白话为“国语”,学校采用白话文教材。据此可知(     
A.儒家思想长期处于正统地位B.文学改良运动推动社会变革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D.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占主流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将诚信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个人如此,国家也同样如此。对于国家而言,“民无信不立”。对于个人而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中说,就与人交往来说,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判断他人来说,则是“听其言而观其行”。《中庸》指出:“诚者,自成也。”真诚是自我的完善,也是一切事物的发端和归宿。

——摘编自黎红雷《儒家诚信思想的三个维度》

材料二   西方传统信用文化认为个人自由是缔结契约的前提。“信”是适用于“陌生人”之间的原则,是体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方面,人们普遍认同诚信观念的经济价值。在诚信契约中,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必须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建立在契约关系之上的西方信用文化带有法律和秩序的属性,能够起到协调人际关系、净化经济活动运行环境的作用。

——摘编自李新庚《信用理论与制度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儒家诚信观的主要思想,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传统诚信文化的内容。
(3)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传统诚信文化的共同历史价值。
2023-03-0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就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看来,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人们从自然中不断获得全新的动力,但是结果却是相同的,它们都使人们的工作变得“省劲”,也使人们意识到“为省劲而废的劲是技术”。这一进程表明(     
A.科技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根本B.技术创新改变了人类生活
C.技术进步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D.人类必然会进入信息时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宗教不再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所谓来世虚无缥缈的幸福也不再能迷惑人。人开始成为衡量时间的尺度。诗人们也在诗篇中抒发自己对时间的看法,通过对永恒时间与短暂生命的思考……突出了这一时代的整体风貌。”这一时间观念的变化(     
A.彰显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涵B.是近代科学革命的产物
C.与启蒙运动的追求相辅相成D.受近代工厂制度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指出:“人尽管有他的一切华贵的品质,有他高度的同情心,能怜悯最为下贱的人,有他的慈爱……有他的上帝一般的智慧,能探索奥秘,窥测到太阳系的运行和组织……然而,在他的躯干上面仍然保留着他出身于寒微的永不磨灭的烙印。”据此可知,达尔文(     
A.否定了人文主义核心内涵B.试图融合神学的思想
C.坚持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D.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
7 . 1913年,泰戈尔泛神论代表作《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将西方人文主义、科学思想与印度宗教相融合,汲取印度教义中的积极因素,努力提升人的地位、自信、尊严,使得人的生命和使命变得无比珍贵。其获奖主要因为(     
A.世界交流的坚冰被打破B.用民族性表达西方价值
C.保留了印度宗教的地位D.印度文化获得世界承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在《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一文中说,学生作文的标准就是“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其理由就是“国语容易学习、容易通晓,而且实在重要……有许许多多中等学校毕业生都不能用古文发表自己的思想”。据此可知,胡适主张(     
A.实现白话文全面取代文言文B.增加国文教学中的西方元素
C.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历史价值D.借助文学革命进行思想启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49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全国出版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教科书要由国家办,因为必须如此,教科书的内容才能符合国家政策。”“教科书对国计民生影响特别巨大,所以非国营不可。”这说明,当时我国(     
A.强调国家办学模式B.注重发挥教育的政治功能
C.突出人民教育方针D.教育适应社会主义改造需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儒家始终以积极心态和入世情怀对待社会、对待生活。树立高尚的道德信仰,强调个体修养、社会教化、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价值。儒家爱国主义认为个人从来就是与一定的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就没有个人的私人利益。儒家的仁学爱国思想强调“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以血亲之爱为基础发展起对国家民族的爱,使血亲的骨肉之爱与对国家民族的爱合为一体。在忠与孝之间,主张牺牲对父母的孝而对国家尽忠,甚至主张大义灭亲。这种价值导向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灵培育出一种国而忘家、精忠报国、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

——摘编自史康健《略论儒家仁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二   梁启超在《爱国论》中写道:“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在避难日本期间,梁启超走向了以思想影响社会,构造国民思想,以服务于社会变革的文化改造活动。梁启超希望国家的建立,要既实行宪政,又能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孕育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国家。这样的国家的国民必须是“新民”--时时为国家与民族一体化而存在的“国民”“公民”,是以一种整体性而存在的国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中,梁启超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摘编自商植桐郭瑞军《论梁启超的个人自治思想与共和爱国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的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爱国主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及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