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宋明理学中贯穿着某种“终极关怀”,某种在日常实践中逐渐完善自身,达到超越的理想境界的意向。理学重视人的修养,主张将格物所得到的物理,诠解为道德性的天理,知识与道德同一、善与美合一。这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中,为人的终极关怀的实现,提供了一条世俗的、美学的道路。据此可知,宋明理学(     
A.具有一定的理性与人文价值B.倡导民众抒发个人内在感情
C.注重提升个人修养D.强调积累更多知识
2 . 下图所示为达•芬奇绘画作品,图中女子的衣着、装饰品在当时都十分华丽且考究,皮肤也非常光滑,手中抱着的银鼠活灵活现。该绘画反映了
A.人们追求世俗的精神享受B.教会的精神浊裁土崩瓦解
C.新兴资产阶级更加“理性”D.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大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20年,梁启超指出:今后“学者断不能如清儒之专研古典;而固有之遗产,又不能蔑弃,则将来必有一派学者焉,用最新的科学方法,将旧学分科整治,撷其粹,存其真,续滑儒未竟之结,而益加以精严世界人之治“中国学术”者,亦得有籍焉”。可见,梁启超
A.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B.反思了新文化运动
C.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D.主张重建传统文化
4 . 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D.战国时期思想环境相对自由
2021-09-09更新 | 1301次组卷 | 42卷引用:广东省廉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宋代每一类瓷器有多种样式,单就梅瓶,不同瓷窑利用粗细、横直、长短不同的外部轮廓线,于细微处反复磋磨,以探寻梅瓶一器的最典范之造型。正是依托这种正心诚意的大胆创新与孜孜不倦的实验,宋代瓷器具备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典范美。由此可见,宋代瓷器的制作
A.深受理学义理观念的影响B.颠覆了传统制瓷技术
C.体现了技术传承的封闭性D.源于“瓷路”的兴盛
6 . 如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重要政治人物主张或举措简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政治人物辅佐的主张或举措诸侯国
子产郑国作封洫、铸刑书、择能吏、立谤政
李悝魏国尽地力、食有功、禄有劳、赏有能
吴起楚国封君子孙“三世面收爵禄",罢无能、废无庸,捕不急之官
商鞅秦国行县制、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
A.思想领域的融合趋向凸显B.国家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
C.治民权和土地所有权分离D.社会阶层流动性渐趋增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来说,知识分子的安身立命可以表现为三种不同的人生关怀:社会(政治)关怀、文化(价值)关怀和知识(专业)关怀。这是三种不同层面的人生关怀,有着由显到隐、由外向内、由入世到出世的区别。作为任何一代和任何一个知识分子,这三种关怀都是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同时具备的。然而,因为社会环境、时代风气和士人心态的不同,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往往会侧重于某个层面。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知识分子的三种人生关怀进行探讨。(说明:可选取三种关怀中任意一种予以说明,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7-1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从唐立国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孟子的地位一直处于“不著不察”之列,且少有人提及。韩愈是最先把孟子名字升到孔子之后的人,他认为孟子是唯一得到孔子“真传”的人。宋朝的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孟子地位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开展古文运动的需要B.政府文化政策的调整
C.迎合政治统治的诉求D.人才选拔机制的完善
2021-06-06更新 | 660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卢梭认为,作为主权承担者的共同体即“集体的生命”,只能由它自己来代表自己,否则就出卖了自由,从而使自己受专制权力的任意支配;而出卖自由就等于出卖自己的生命,无论以任何代价抛弃生命和自由,都是既违反自然又违反理性的。此论
A.较准确地描述了英国政治模式B.旨在说明人民理应掌握国家权力
C.反映出卢梭高度重视个人自由D.成为“天赋人权”学说的逻辑起点
10 . 理性与科学带来西方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和残酷战争,导致人们对理性与科学的幻想破灭。《等待戈多》的荒诞意识正是产生于这种破灭造成的传统价值体系崩溃和信仰危机之中。据此分析,该作品
A.否定科学和理性的意义B.呼唤价值和信仰的重建
C.推动现实主义文学兴起D.倡导践行英雄主义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