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22-23高三上·湖北恩施·阶段练习
1 . 鸦片战争后,魏源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他认为老子之“无为”是“乃不治以治之”,其“无为”不是“枯坐拱手”,体悟老子的“无为”思想如同《易》《诗》一样可知“诗人之所发愤”“作者之所忧患”,并主张将此体悟与“革虚而之实”相结合,做到“去伪、去饰、去畏难”。这反映出魏源(       
A.肯定儒道思想的历史价值B.肯定了人与自然争胜的必然性
C.唤醒国人革新政治的意识D.根植传统探求当下的经世之道
2023-07-16更新 | 554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023·广东肇庆·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某史书记载:“新安朱熹,大抵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诚身为要。凡《诗》《书》,六艺之文,与夫孔、孟之遗言,颠错于秦火、支离于汉儒,幽沉于魏、晋六朝者,至是皆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此宋儒之学所以度越诸子,而上接孟氏者欤!”该史书( )
A.代表了封建政府的价值立场B.表达了心学家对程朱理学的批判
C.客观评价了朱熹的学术成就D.阐发了明清进步思潮的价值理念
2022-11-12更新 | 749次组卷 | 8卷引用:(选择50题)主题03辽宋夏金元多民放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21-22高一上·广东汕头·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是部分唐朝诗人作品摘选。据此可知,这些作品
   来源
廉夫唯重义……何必金与钱李白《赠友人》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白居易《三年为刺史》

A.蕴含一定的廉政文化因素B.体现出盛唐士人风骨高雅
C.反映出士人普遍重义轻利D.说明诗人都具有高尚情怀
2022-06-03更新 | 789次组卷 | 17卷引用:专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
2021·河北·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史记》记载:“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悯)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这一记载说明,孔子编订《诗》《书》意在
A.加强君主集权B.恢复周礼C.宣扬礼法并用D.发展私学
2022-02-28更新 | 4618次组卷 | 41卷引用:秘籍0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山东菏泽·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宗教不再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所谓来世虚无缥缈的幸福也不再能迷惑人。人开始成为衡量时间的尺度。诗人们也在诗篇中抒发自己对时间的看法,通过对永恒时间与短暂生命的思考……突出了这一时代的整体风貌。”这一时间观念的变化
A.彰显了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B.受到了宗教改革的影响
C.与启蒙运动的追求相辅相成D.是近代科学革命的产物
22-23高三上·江苏连云港·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明末清初朱彝尊说:“世之治举业者,以《四书》为先务,视六经为可缓。以言《诗》,非朱子之传义弗敢道也;以言《礼》,非朱子之《家礼》弗敢行也。推是而言,《尚书》《春秋》非朱子所授,则朱子所与也。”材料主要反映
A.朱子集理学之大成B.明代开创八股取士
C.理学奉为官方哲学D.私塾教育日渐兴盛
2022-01-21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02 “双减政策”下看教育制度与人才选拔制度 (对点练)-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预测
22-23高三上·河北张家口·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片面发展了李商隐追求形式美的倾向,其诗辞藻华丽,但思想内容贫乏空虚。一些开明的中下层士大夫文人要求文学反映现实,担当历史使命,进行“诗文革命”。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市民阶层的壮大
C.科举制度的形成D.主流思想的嬗变
2022-01-09更新 | 242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明代中叶,很多文学家大力推崇抒情写景的盛唐诗风,认为诗当“畅达情丝、感发志气”,概评“宋人主理作理语,于是薄风云月露,一切铲去不为”,使人不复知诗,这说明当时
A.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B.程朱正统地位受到质疑
C.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D.诗歌力图突破理学束缚
2021-12-27更新 | 5140次组卷 | 32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2022·山东济南·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南宋文学家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客观上反映出唐代(       
A.文化气派的宏大B.平民社会逐渐形成C.社会控制的松弛D.儒学正统受到挑战
2022-05-10更新 | 422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5北宋平民社会的到来-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2022·福建漳州·三模
论述题 | 较难(0.4) |
10 .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是唐代风貌的写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诗人篇名内容
李白《少年行》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节选)绛幘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冤旎。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根据材料,提炼相关历史信息,并说明以诗证史应注意的基本原则。
2022-05-13更新 | 317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教材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