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图1、图2分别是18世纪晚期在西藏流行的格萨尔多吉才加(藏人崇拜的英雄)唐卡和关公唐卡。这体现了当时该地区

A.改土归流取得显著成效B.儒家义理与佛教教义深度契合
C.宣政院发挥了重要作用D.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人们审美观
2 . 习近平曾经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说:“康熙曾经对西方科学技术很有兴趣……组织传教士们绘制中国地图,后用10年时间绘制了科学水平空前的《皇舆全览图》。但是,这样一个重要成果长期被作为密件收藏内府,社会上根本看不见,没有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据此可知
A.康熙时期中外学术交流密切B.《皇舆全览图》当时领先世界
C.科技与社会发展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讲话强调要重视发展科学技术
2020-11-05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为南朝梁元帝所作的《职贡图》(局部),记录了前来南梁朝贡的各国人物,有金发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浑身只披一块白布的黑人。该图体现了
A.域外风情与华夏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西方写实与传统写意的结合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代的写实画极其注重“审物”,要求画中物象要符合客观事物规律。如图为南宋林椿的《果熟来禽图》,不仅鸟的形象生动通真,且连被虫子吃过的破损마柄也画的细致入微。据此可知,宋代写实画
A.体现了借物抒情的意境B.促进了文人画日益成熟
C.具有得意忘形的艺术性D.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魏源所作的《海国图志》中有根据“香港英夷公司所呈大宪图”绘制的世界和各国地图共78幅。这些地图的排列顺序先是地球正面和背面两幅总图,以标明各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然后是各洲总图,再是各国分图。这反映出魏源
A.促进中西方文化全面交流B.践行了“中体西用”思想
C.初步具有了近代世界意识D.抛弃了“华夷有别”观念
2021-04-21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考后强化历史试题(新课标Ⅰ卷)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图为南宋画家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他用寥寥数笔画出李白飘飘欲仙、冉冉欲举的形象。该作品体现了
A.浪漫主义绘画的风格B.文人水墨画的艺术风格
C.李白生活的真实情景D.对唐人风貌的逼真摹写
2021-04-1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蹴鞠为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盛行于宫廷和民间,宋人记载“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下图为元代钱选所绘《宋太祖蹴鞠图》。这说明
A.艺术创作源于一定的社会现实B.绘画如实再现历史场景
C.现代足球运动起源于古代中国D.古人普遍重视体育锻炼
8 . 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外形势的变化,有识之土纷纷就“立国”“富强”提出各自的经济主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67~1870年,游历英国的早期改良派代表人物王韬主张以商为“国本”。他说:“迁拘之士动谓朝廷宜闭言利之门,而不尚理财之说。中国自古以来重农而轻商,贵谷而贱金,农为本富而商为末富。如行泰西之法,是舍本而务末也。…盖富强即治之本也。”“泰西诸国以通商为国本,商之所至,兵亦至焉。

担任过洋行买办、长期从事洋务企业经营管理的郑观应指出:“中国以农立国,西洋以商立国。…今也不然,各国并兼,各图利己,借商以强国,借兵以卫商…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安得谓商务为末务哉!”“状元实业家”张謇认为:“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相因之势,事所固然。”

——摘编自张霞《民国时期“三农”思想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晩清社会经济思想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如图为唐朝敦煌壁画《五台山图》的局部。壁画中既有腾云驾雾的佛、菩萨、神鸟,也有众多的市井俗人和各类建筑,可谓“一壁看尽人神相。”据此可知,该壁画体现出
A.统治者举行三教并行的政策B.风俗画与文人画的相互杂糅
C.佛教思想处于社会主导地位D.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孙思邈有感于医方本草卷帙浩繁,忽遇急症求检困难的情况,删裁繁重。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孙思邀指出:医生应恪守医德、坚定专业思想,不要以贫富易志改性。北宋期间,947年,宋太祖亲为《开宝重定本草》作序,宋仁宗嘉祐六年编写《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中央设立了翰林医官院,掌疗官吏军民疾病,后成为培养医学生的场所;同时地方上增设药局,以帮助百姓治疗疾病。专门设立了“收卖药材所”,并设立药官鉴验药材的优劣真假,严禁将不良的药物制成熟药。实行药物销售的国家专营政策。百姓不能及时买到药物,耽误病情,则杖责一百。南宋宋孝宗隆兴二年,两淮瘟疫流行,朝廷急令和剂局制赈灾药四万帖,派使臣遍诣两淮州县乡村散给。京城官药局的五个门市年上交四十万缗,占国家财政收入的0.67%。

——整理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近代前期,“求进步的中国人”坚信“要救国,只有学外国”。当时中医界“或立奇方以欺世;或假托仙佛之方;或托西术东艺,欺人图利”。陈独秀指出,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知识精英们“以科学的名义”对中医的批判,最终酿成民国政府三次试图废除中医的行动。随着外国侵略进一步加剧,“传统力量”反而渐渐显现出真实价值,1920年代中后期以降,中医与中国民族、身体、思想、文化系统的关联逐渐紧密。钱穆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

——据皮国立《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医学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知识精英对中医学态度的变化并分别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