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04年,陈独秀在《安徽俗话报》刊文介绍了成汤灭夏桀,武王灭商纣,周公、召公实行十四年共和的故事,指出周召共和“仿佛和西洋人所说的贵族共和政体相同”,并把它描绘成一个“国内太平,家家富足,人人有道”“中国空前绝后的太平世界”。陈独秀此举意在
A.反专制宣传民主革命思想B.高举民主大旗批判传统文化
C.提倡文学革命力推白话文D.强调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时期人物活动或主张
春秋战国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晚清时期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康有为: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宪法乃维新之路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2021-06-02更新 | 547次组卷 | 49卷引用:2020年秋季新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山东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治国理念。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反映了
A.儒家伦理道德始于西周B.儒家学说主流地位的确立
C.古代民本思想源远流长D.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很重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国时期,法家主张“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之士”,“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墨家则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他们的主张相同之处在于
A.建立集权制度B.实现富国强兵
C.完善人才选拔体制D.打破原有政治秩序
2020-09-10更新 | 524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751年7月,《百科全书》第一卷一经出版就销售了三千余册,到了第五卷,竟有四千名订阅户预付费用,翘首以盼每一卷的出版。随后法国政府掀起了反百科全书运动,但《百科全书》却因官方的禁毁反而变得更加流行。这从本质上说明《百科全书》
A.遭到皇室政治禁毁B.反映崭新社会思潮
C.涉及大量生活常识D.包含各类研究成果
2020-03-20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收心检测历史试题
7 . 据欧阳修、宋祁所撰《新唐史》记载,有唐一代记入忠义列传的有三卷59人,孝友列传的卷26人,烈女列传的一卷47人,外加循吏列传一卷26人,儒学列传三卷68人。据此可知,唐代
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日益稳固B.科举考试以士人的品德为选拔标准
C.私学兴盛推动了儒学体系的完善D.科举促进了儒家教化思想深入人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陈独秀在1916年第一期《青年杂志》发表了题为《一九一六》的新年献词,文曰:“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法兰西之革命,法兰西国民之恶王政与教权也;美利坚之独立,十三州人民之恶苛税也;日本之维新,日本国民之恶德川专政也。是乃法、美、日本国民之运动,非一党一派人之所主张所成就。凡一党一派人之所主张,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运动,其事每不易成就,即成就矣,而亦无与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年作者还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B.中国参加一战鼓舞了作者的信心
C.作者已经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D.表达了作者对辛亥革命的失望
9 .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新的社会流动,内容大致包括含义相左的“向上”和“向下”两个方面内容,从职业分层角度看,社会流动出现明显的向上流动的趋向。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明显加速B.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连为一体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端显现D.新科技革命助推社会结构的调整
2019-12-11更新 | 1689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4月一轮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