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论语》载:“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成书于战国末期的《管子》中写道:“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这些言论共同体现了
A.宗族伦理观念
B.“天人感应”学说
C.中央集权理论
D.“大一统”思想
2017-10-11更新 | 2258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
2 . 张亮采在《中国风俗史》中指出:“但学风之提倡于上者,民之受之,犹在被动地位,不如濂洛关闽诸儒之自行集徒讲学,转足以正人心而维风化也,故宋末忠义之气,实胚胎于讲学诸儒。”据此判断,张亮采认为
A.宋代儒学教育注重提升个人的素养
B.私人讲学之风在宋代最盛行
C.理学最初形成于宋代的私人讲学中
D.民间讲学更易塑造忠义气节
3 . 范仲淹直抒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慷慨立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千百年来传诵不断的励志名言,均可推许为古代“国士”情操与境界的代表作。他们反映出中国古代“国士”
A.励志入世救民
B.批判重利轻义
C.固守儒学传统
D.倡行经世致用
4 .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
▲地区性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政府开始禁止农民弃农经商
▲儒家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A.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兴办私学开始出现,教育学术开始下移
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他按照主观理解和创作意图,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形面重新加以组合。这种组合不仅把几个角度所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构造,置于完整性中加以表现,而且把物体构造变形为主观精神所体验到的东西。”“他”的代表作应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6 . 陈独秀说:“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这一认识的根源是
A.民主与科学潮流的兴起B.出于反封建思想的意图
C.无产阶级革命发展的需要D.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2017-06-17更新 | 6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友兰实验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间周考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父慈子孝、夫义妻顺、兄友弟悌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以父慈子孝作为调节父子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从根本上服从于“父为子纲”。它片面地强调“子孝”,否定了子女的独立人格,维护了传统家庭中不平等的尊卑制度。随着宗法制度的巩固和加强,夫权逐渐强化,男尊女卑、夫主妻从等伦理规范也随之被强化。在传统社会中,人一出生便被包围在层层的家庭关系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上以继宗庙,下以续万世。政治以伦理为本位,伦理以血缘为原型,最终的原理是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

——摘自王苏《试析传统家庭伦理的内容及其特征》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史上,历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提出了“婚姻革命”的口号。20世纪初,有人用西洋音乐简谱写了一首《自由结婚纪念歌》,歌词中有这样一句“世事新,男女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明末清初,随着西学的传入,进步知识分子对传统婚姻陋俗的批判,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清末民初的婚姻变化体现了这一点,浙江遂安“近自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亦日益见多”。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不同程度地批判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把妇女问题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问题。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男系制与遗产制》一文,文章建议男女平等地拥有财产继承权,女子也能继承遗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离婚率上升,中国一些留学生受其影响,亦热衷于离婚。

——摘自李桂梅《略论近代中国家庭伦理的嬗变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家庭伦理的主要特征,试从不同角度说明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家庭伦理的新变化,并分析原因。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城市的贫民(主要是黑人)居住区内,许多民间艺术家将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有机结合,创作了大量的普通民众乐于接受的爵士乐作品。爵士乐在美国诞生后,迅速风靡全球,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这说明
A.爵士乐的流行提高了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
B.通俗易懂的现代主义音乐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C.美国文化具有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D.以反种族歧视为主题的作品顺应了时代潮流
2017-06-04更新 | 1840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名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柳宗元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针对皇帝制度,二人作出完全相反的评论。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①柳宗元的说法是为帝制辩护,肯定帝制存在的合理性
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明废相后皇帝专权的史实
③二人所批判的帝制因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实质内涵
④二说恰好相反,所以两种说法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1913年,钱玄同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几年后,却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1922年,钱玄同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前几年那种排斥孔教、排斥旧文学的态度,很应改变。”钱玄同的思想演变表明
A.新文化运动不符合近代中国国情
B.近代中国应以儒学复兴推动救亡
C.近代中国对儒学的认识不断深入
D.近代中国探索救亡道路艰难曲折
2017-04-03更新 | 1654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