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4 道试题
1 . 疫情期间《十日谈》走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我主降生后第一千三百四十八年,意大利的城市中最美丽的城市——就是那繁华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怖的瘟疫。不知是由于……还是因为我们多行不义,天主大发雷霆,降罚于世人,那场瘟疫几年前先在东方地区开始,夺去了无数人圣灵性命,然后毫不停留,以燎原之势向西方继续蔓延。

善男信女不止一次地组织宗教游行或其他活动,虔诚地祈求天主,但一切努力都徒劳公”无功。要对抗瘟疫,只有一个办法唯一的好办法,那就是躲开瘟疫。一群青年男女隐居乡间别墅,这座别墅筑在一座小山上,和纵横的大路都保持着相当距离,整座宅子已在事先打扫得干干净净,卧房里的被褥都安放得整整齐齐;每个屋子里都供满着各种时令鲜花,地板上铺了一层灯芯草。

女王(潘比妮亚由十位青年公推产生,以后轮流担任)提议:“还是让我们讲些故事,来度过这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吧。'一个人讲故事,可以使全体都得到快乐。”`她于是回过头来看着坐在她右边的潘菲洛,微微一笑,吩咐他带头讲一个故事。潘菲洛听得这吩咐,立即开始讲述下面的一个故事。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第四天故事)谁要是想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儿拿点本领出来呢。如果你非要跟它作对不可,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呢。

——摘编自薄伽丘(1313-1375年)《十日谈》


(1)据材料概述当时人们对黑死病原因的认识及防治方法。
(2)《十日谈》对研究14世纪的欧洲社会生活有何史料价值?在使用这种史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 . 如图为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节选),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忙碌的商运场景。该作品体现了
A.艺术审美与市井风情的交融B.人文意蕴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C.工笔画法与写意画法的协调D.海上贸易与市镇经济的交流
3 . 《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儒林外史》第七回

周学道坐在堂上,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有小的,也有老的;有仪表端正的,也有獐头鼠目的;有衣冠齐楚的,也有褴褛破烂的。稍后又有一个童生进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还戴一顶破毡帽。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广东已是温暖天气,但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其接了卷子,下去归号。周学道看在心里,随后封门进去。出来放头牌的时节,周学道坐在堂上面,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金带,何等辉煌。故翻了翻点名册,问那童生道:“你就是范进?”范进跪下道:“童生就是。”周学道又问:“你今年多少年纪了?”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实年五十四岁。”学道再问:“你考过多少回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有二十余次。”学道道:“如何总不进学?”范进道:“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那秦淮河另是一番景致。满城的人都叫了船,请了大和尚在船上悬挂佛像,铺设经坛,从西水关起,一路施食到进香河,十里之内,降真香烧的有如烟雾溟濛。那鼓拔梵叹之声,不绝于耳。到了晚上,做得极精致的莲花灯,被点亮了漂浮在水面上。又有极大的法船,依照佛家中元地狱赦罪之说,超度这些孤魂升天,欲把一个南京秦淮河变作西域天竺国。到七月二十九日,清凉山地藏胜会,人人都说地藏菩萨一年到头都把眼闭着,只有这一夜才睁开眼,若见满城都摆满香花、灯烛,他就只当是一年到头都是如此,就欢喜这些。

《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

这人姓季,名遐年,自小儿天家无业,总在这些寺院里安身。见和尚传板上堂吃斋,他便也捧着一个钵,站在那里,随堂吃饭。和尚也不厌他,他的字写得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了去,但凡人要请他写字时,他三日前,就要斋戒一日,第二日磨一天的墨,却又不许别人替磨。就是写个十四字的对联,他也要用墨半碗,他用的笔,都是那人家用坏了不要的。到写字的时候,要三四个人替他拂着纸,他才写。拂得不好,他就要骂、要打。他情愿高兴时,才帮写字。他若不情愿时,任你王侯将相,大把的银子送他,他正眼儿也不看。他也不修边幅,穿着一件稀烂的直裰和一双破不过的蒲鞋。每日写了字,得了人家的笔资,自家吃了饭,剩下的钱就不要了,随便不相识的穷人,就送了他。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明清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0-11-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历史试题
4 . 据晚明时期著述的有重要史料价值的《酌中志》记载,明朝宫廷里,每年元宵节,都要上演一些大型的傀儡戏(木偶戏)给皇帝看,如英国公三败黎王故事、孔明七擒七纵、三宝太监下西洋、八仙过海、孙行者大 闹龙宫之类。”据此史料可以推知当时
A.东西方之间的信息渠道保持畅通B.宽松的政治环境促进了佛道传播
C.市井的价值理念总体上比较混杂D.官方未禁止一些新兴的价值观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如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2020-07-08更新 | 12179次组卷 | 126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康有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载了组织公车上书的行动,而当代学者茅海建称在清朝的历史档案中未发现上书的文件,由此认为上书的行动可能不存在。这说明(       
A.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没有参考价值B.历史档案完全反映了历史的真实
C.寻求历史的真实需要从多方考证D.历史档案的史料价值高于回忆录
2020-03-02更新 | 346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对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关问题。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答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
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树圈之所生。复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请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筛选,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中任选一角度阐释《颜氏家训》的史料价值。(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汉代史书刻画的孝子形象

孝子形象出处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恭敬谨慎),匪有解(懈怠)……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非难、批评)于父母昆(兄长)弟之言”[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闵子骞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孔子与之琴,使之弦,援琴而弦,切切而悲作,而曰:“先生制礼不敢过也。”孔子曰:“君子也”[西汉]刘向《说苑·修文》
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对材料中“孝子”的记述加以鉴别,并结合时代背景说明汉代塑造“孝子”形象的史学功能。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姓名任职地

事迹

刘陵安成
(今属江西)
先时多虎,百姓患之,皆徙他县。陵之官,修德政,逾月,虎悉出界去,民皆还之。
法雄南郡
(今属湖北)
(郡)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稍息,人以获安。
刘平全椒
(今属安徽)
县多虎为害,平到修政,选进儒良,黜贪残,视事三月,虎皆渡江而去。
童恢不其
(今属山东)
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

——据《后汉书》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6-09更新 | 9901次组卷 | 45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杜甫的诗因反映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被后人称为“诗史”。有人认为它是研究唐史的第一手史料,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A.唐诗属于文学作品,多虚构之词,不能用作历史研究
B.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使用
C.唐诗最能反映唐朝的真实情况,引入有利于历史研究
D.唐诗是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最适合用来研究唐代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