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阅读以隋唐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如下表所示。该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       

阶段

阅读概况

隋唐以前

阅读是一种奢侈,是达官显贵和家境殷实的文人墨客的专利

隋唐以后

阅读行为出现了由“官”向“民”的下移和扩展,阅读人数大大增加,出现阅读目的性的分化和阅读内容的多元化
A.官僚士大夫的文化影响力增强B.社会的变迁和科技文化的进步
C.官府对百姓的控制力明显减弱D.经济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缓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部分)的观点。这些观点反映出智者学派
人物观点
晋罗泰戈拉法律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
希庇阿斯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
安提丰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

A.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色彩B.为城邦民主提供了理论基础
C.忽视法律对人行为的约束D.开始树立人作为主体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学者的一些主张摘录。据此可知,它们都
A.蕴含理性的精神B.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C.推崇公德的构建D.提倡人文主义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部分古希腊学者的一些主张摘录,据此可知,他们都
学者主张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逻各斯”是追求关于“善”的理念,是心智中的最高级思维

A.推崇公德的构建B.关注人类现实世界
C.推崇直接民主制D.反对宗教神学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所示为中国古代科学部分领域的成就。
领域成就
数学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发明了以算筹为代表的计算工具.较早以十进位制的计数系统进行运算
天文学形成了全方位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体系,对天体位置的计算结果精确,方法十分高明

表中信息反映出中国古代科学
A.服务于封建统治B.长期领先世界
C.紧密联系实际D.各领域交叉渗透
6 . 下表所示为朱熹的部分活动。这些活动
时间活动
隆兴元年(1163年)编《论语训蒙口义》
淳照元年(1174年)编《弟子职》《女诫》,印封于建安
绍熙元年(1190年)刊《四经》于(漳州)郡并作序;刊《大学章句》《小学》《家仪》《乡仪》《献寿仪》于临漳学官

A.体现了儒学的应时革新B.冲击了社会道德秩序
C.实现了儒学教育普及化D.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所示为部分汉赋中名句的摘录。据表可知,汉赋
作者作品名句摘录
张衡《骷髅赋》与阴阳同其流,与元气合其补
蔡邕《笔赋》画乾坤之阴阳,赞宓皇之洪勋
贾谊《鹏鸟赋》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班固《西都赋》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
王褒《洞箫赋》况感阴阳之和,而化风俗之伦哉

A.体现文章的辞藻华美B.受到阴阳观念的影响
C.注重创作的恢宏大气D.反映生活的丰富多彩
2021-12-18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表中人物言论的共同特征是
人物言论
王韬“惟君民共治,上下相同,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
康有为“举国君民,合为一体”“文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
邹容人民是权力的源泉,主权不能由少数人“所得私”,必须“一国之人共司之”,政府的职能就是“专掌保护人民权利之事”

A.建立君民共主的政治体制B.在东西文化冲突下的思想理性化
C.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D.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政治文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表,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
序号史料
1436年,朝鲜《文献撮录》中有“范铅为字”印《通鉴纲目》的记载
1450年左右,德国谷登堡铸造铅合金活字
陆深(1477-1544)著的《俨山外集·金台纪闻》载有“近时毗陵人用铜、铅为活字”之语
A.15世纪已经出现金属活字B.朝鲜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得到广泛运用D.中国印刷术传遍亚欧大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表为先秦思想家的言论。这说明,二者
言论出处
“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时。”管仲《管子八观》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王道之始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A.要求君主治国需顺应民意B.吸收了老子“道法自然”理念
C.反对人们日常过度的浪费D.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