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8 道试题
22-23高一上·湖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这种文学形式不是载道的工具……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据此可知,该文学形式兴旺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下考试内容的要求B.古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C.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到顶峰D.古代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2022-10-15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郑振铎认为:“从乾隆五十七年以后,话本的作者,在实际上可以说是绝迹了……淫靡的作风是早已过去了的,随了正学的提倡的结果,连小说中也非谈忠说孝不可了。”这表明清代小说(     
A.改变了古代文学发展趋势B.劝诫教化功能突出
C.创作取决于官方意识形态D.缺乏民主启蒙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在1501年的教皇敕令中警告:“只要印刷术让无害目受到审查的书籍进一步传播,那么它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如果它使有害的作品也广为流传,那么印刷术也可以是有害的。因此对印刷术的控制是极有必要的。”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技术进步促进思想解放B.印刷业发展受教会控制
C.教会主导文化发展方向D.教皇理性地对待印刷术
2022-09-06更新 | 636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这说明古代中国科技(     
A.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B.体现了传统农耕经济的特点
C.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D.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2022-08-19更新 | 225次组卷 | 50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呼“个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摆脱“神学”的束缚,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想达到的目的;到启蒙运动时期,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自由被认定为一种自然权利,人生而自由。由此可见(     
A.人文精神的内涵得到深化和丰富B.天赋人权的思想由来已久
C.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开始出现D.自由是要求摆脱神学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下列各项能反映此观点的有(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③莎士比亚创作《李尔王》   ④亚当·斯密主张自由竞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主要体现在启蒙运动(     
A.主张自由民主B.反对宗神学
C.主张法治平等D.建构政治制度
8 . 唐太宗认为王羲之的书法“尽善尽美”,于是连乡村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的书贴。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艺术水平与时代影响的共同作用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对理学“格物致知”一说,王阳明解释为:“格物者,格其心之物,格其意之物也”“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这说明了心学(     
A.对理学批判否定B.强调人的关注现实
C.对理学继承创新D.关注人的实践行为
10 . 名著充分体现了学术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下表中名著和社会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名著社会特征
       魏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内忧外患,变法图强
       郑观应撰写《盛世危言》,提出“习兵战不如习商战”民族觉醒,实业救国
       严复翻译《天演论》,倡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列强环伺,民族危机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除旧布新,重心转移
A.①B.②C.③D.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