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2 道试题
1 .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他创立的学说,在战国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该思想家是(     
A.荀子B.墨子C.庄子D.孟子
2022-08-16更新 | 1708次组卷 | 19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一位学者曾对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评价说:“古代文学艺术大部分受到推崇,特别是小说、白话文学等更得到前所未有的很高的评价。……就以儒学来说,指出其价值观念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没有完全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该学者评价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B.护国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022-07-1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与朱熹、王阳明的“存天理”、“致良知”不同的是,明朝后期的李贽大胆提出“天之立君,本以为民”的主张,贬斥程朱理学为伪道学,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由此可见,李贽(     
①提倡个性自由          ②蔑视权威和教条
③否定传统伦理道德   ④强调儒学复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千百年来,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始终是萦绕在无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情结,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取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实现了新的统一。秦王朝在国家治理形式上采取中央集权模式,改变旧的世袭分权导致的分治状态,从制度层面强化了国家统一的政治形态和文化意识。秦汉时期是倡导国家统一的文化意识的成熟期,统一被视为天之经地之义,所以汉初董仲舒鲜明地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统治者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努力。近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基本奠定。清朝的统治疆域西跨葱岭,西北到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   当初(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一国两制”政策,可以很容易地用来为香港问题提供框架。如果在安抚港人方面取得成功,这甚至可能有助于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一国两制”使香港重新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尽管它保留了另一种制度。

——摘引自【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秦王朝“从制度层面强化国家统一的政治形态和文化意识”的表现,列举汉武帝实现思想一统的举措,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2)结合所学简述康雍乾时期统治者对西藏地区治理的主要举措,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前期国家疆域奠定的重要意义。
(3)指出“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事例。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陆为“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所做的努力。
2022-07-12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士人的活跃推动了思想的繁荣。下列关于百家争鸣各家的主张,叙述正确的是(     
A.老子主张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B.墨子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孔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D.韩非主张控制臣民、加强中央集权以增强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战国时期有一位思想家,面对激烈的兼并战争,诸侯纷纷变法图强的时代,他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该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
7 . 文艺复兴时期,某作家在其代表作《歌集》中,直言不讳地抨击教会“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酣畅淋漓地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被视为“人文主义之父”。这位作家是(     
A.但丁B.彼特拉克C.薄伽丘D.莎士比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成书于元朝的《宋史》总结:儒家思想的精髓——“道”,在孟子之后就失传了。经过宋朝道学学者的努力,儒家的“道”方才“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下列属于他们所作的努力的是(     
A.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B.“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C.强调“格物致知”的方法论D.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为了巩固“大一统”,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下列举措有助于实现儒学独尊地位的是(     
①颁布“推恩令”   ②确立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③实行盐铁官营   ④设立五经博士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顾炎武、王夫之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这些思想的出现(     
A.缘于当时社会的剧烈动荡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D.表明政府放松对思想的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