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儒学自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只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为能弥补这一缺陷,儒学思想家做出的努力是
A.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
B.董仲舒积极主张“大一统”
C.明清之际出现经世致用思潮
D.把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姚茫父评价某一画家的创作风格:“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这位画家的画作
A.线条挺拔流畅,色彩绚丽典雅B.注重表现个性,追求神韵
C.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描写D.对研究风土人情有重要价值
2017-07-2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5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为全国考古界的新亮点,该墓在考古发掘中创下江西文博史的“四个新纪录”。该墓出土各类文物两万多件,被国家文物局及专家评价为:文物保存最完好、墓园及主墓内结构最完整、墓园区及城池区布局最清晰、出土文物品类数量最丰富,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建设世界科学考古圣殿的意义、条件和价值。


(1)据研究,图一中陵园的建筑是模仿秦都城的建筑布局的,这体现了什么原则?
(2)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你对秦兵马俑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认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海昏侯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和需要防止出现的问题
2016-11-2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4 .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在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学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价值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2016-11-27更新 | 5535次组卷 | 150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之中叶以后,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两大主流之一的是讲世情。……讲世情小说的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间于人间的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清代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比较的多,我现在可以分成四派来说。……人情派,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做代表。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材料二: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

材料三:某校教师研习李贽思想的学习笔记
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李贽对正统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挑战。他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也就是说,“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他在批判理学家的“天理”“道心”的同时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他所宣扬的自私在当时的背景下,显然具有反对“灭人欲”的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价值。他是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他的观点具有浓厚的反正统意识,开启了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局面。
材料四: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1)在材料一中,鲁迅讨论的明代中叶以后的小说流派是什么?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其特点。
(2)材料二是充满士大夫情调的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这类绘画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类绘画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一、二、三,明代中叶以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文化倾向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四中“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和明清“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的历史依据。两者在思想发展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6 .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一材料作为史料可用于直接证明
A.商鞅的经济政策B.孟子的民本思想
C.王守仁的心学理论D.黄宗羲的经济思想
2014-02-25更新 | 5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7 . “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材料评价的历史事件当是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2016-11-27更新 | 731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数学家伊萨克·牛顿(1642—1727)是新的科学方法的集大成者。他依靠精确观测和数学推理建立了一整套有力的天文学和数学理论。1687年,牛顿发表了题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论文。在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中,牛顿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并将其放在整个宇宙体系中进行研究。他开创性地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认为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遵守这一定律,并运用数学推理证明这套理论主宰世界上一切物体的运动规律。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按照启蒙大师们的看法,在治理国家方面,科学比宗教更适于当参谋。自17世纪以来,由于弗兰西斯·培根和牛顿等人的著作,科学突飞猛进,每日都揭示新的宇宙法则。海顿在……《创业》中写道:“天空向我们揭示神的荣耀”。有些人认为自然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会产生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

——[法]J.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牛顿科学贡献的历史价值。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大师们”所设计的“完美的世界”有哪些突出的特征,并说明其设计所产生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孟子·离娄上》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荀子《荀子·王制》
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几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断没有袖手旁观,不管那船的好坏,任那舵工水手胡乱行驶的道理。
──陈天华《警世钟》(1903年)
材料四       民本思想是与君权天授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天佑下民,作之君”。……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社会长达三千年,民本思想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忠君思想、官本位思想,已深深植入中国社会的骨髓之中,渗透到中国人民的血液里,只要有机遇,就会顽强地表现自己,影响、控制和规定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思想与行为。
──刘绪贻《再论把“民主”与“民本”区分开来》
根据材料,
(1)材料一中孟子和荀子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对儒家思想发展的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思想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思想的历史价值。
(3)概括材料三中陈天华的主要观点。 上述观点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民本思想。
2015-03-06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杭州地区七校高三上期期末模拟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