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的决策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时间决策
1955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决定开始发展中国的核事业
1955年月国务院设立国家建设委员会建筑技术局,负责核科研基地建设并负责研究反应堆和建设核科研基地
1956年上半年国务院批准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把原子能列为第一发展对象
1956年年底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一次会议批准成立了专门负责原子能事业的第三机械工业部

A.欧美核垄断威胁新生人民政权B.中国科技发展紧跟时代潮流
C.美苏冷战及核军备竞赛的加剧D.国防建设成为党的工作中心
2022-03-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所示为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教育部与相关部门出台的教育法规。这些教育法规的制定
1《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2《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
3《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治理规范(试行)》
4《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

A.加速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与落实
B.适应了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
C.促成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良性互动
D.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方针的调整
3 . 下表所示为柴可夫斯基部分作品及其取材。据表可知,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作品

取材

《第四交响曲》俄罗斯民歌《田野里的一棵白桦树》
《冬日的幻想》俄罗斯民歌《花儿开了》
歌剧《女靴》取材于果戈里的中篇小说《圣诞节前夜》

A.以浪漫主义展现对自然的向往B.以民族题材表达家国情怀
C.以现实主义揭露社会的黑暗面D.以现代主义表现自我感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某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描述。该学者描述的“时期”(     
这一时期篆书圆劲,阳冰策法为后世所循;草书飞动,”颠张狂素"将狂草发挥得淋漓尽致;行书纵逸,李邕、颜真卿的“麓山寺碑”“争座位帖"最为艺林所重。

A.汉字开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B.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
C.实用价值高的楷书步入盛世D.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2022-04-0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下表所示内容反映了近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所占世界技术成果比例的变化情况。对表中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时代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其他
蒸汽时代39.4%16.8%9.2%24.3%10.3%
电气时代15.8%9.1%17.7%40.4%17%
信息时代4.3%4.0%10.0%64.3%17.4%

A.科技发展影响国家实力B.工业革命改变社会结构
C.美国崛起源于制度先进D.阶级矛盾导致英国衰落
2022-03-05更新 | 16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热身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列出了世纪之交,物理学上有重大意义的实验发现。据表可知,这些新的物理发现(       

年代

人物

贡献

1895

伦琴

发现X射线

1896

贝克勒尔

发现放射性

1898

卢瑟福

α射线

1901

考夫曼

发现电子的质量随速度增加

1903

卢瑟福

发现放射性元素的蜕变规律


A.仍属于经典物理理论范畴B.反映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有助于对微观世界的认识D.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
2022-02-2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下表呈现了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三次转移,由此可知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
时间科技发展战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优先发展军事、重化工业以及尖端技术
20世纪八十年代初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20世纪九十年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
A.优先满足国家的安全保障
B.依据特定时期的国家需求
C.彰显意识形态的鲜明导向
D.突出服务民生的大局意识
2021-11-19更新 | 2304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数据库的应用,拓宽了史学研究的途径和视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旦抛弃了这种认同于“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晚清知识群体中之先觉者就会以一种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宣传维新思想,这起到了爱国、进步、启蒙的作用。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

材料二   下表为《新青年》中所关注的部分大事统计数据。

历史事件提及次数
新文化运动44
五四运动45
辛亥革命47
巴黎和议/凡尔赛/和平大会议87
复辟/筹安会/袁世凯称帝133
十月革命/俄国革命287
欧战/世界大战/欧洲战争/世界战争448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新思想起到的“爱国、进步、启蒙的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青年》反映的思想主张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国际因素。
(3)基于以上分析,谈谈数据库应用在史学研究方面的新突破。
9 . 下表为西汉后期帝王在灾异发生后颁布的自谴诏书统计表。这现象说明当时(     
宣帝元帝成帝哀帝
4次7次7次4次
A.“天人感应”学说深入人心B.帝王具有勤政爱民精神
C.帝王行为受儒家思想影响D.自然灾害引发社会动荡
10 . 晚清时期,翻译西书成为当时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翻译的西书从内容上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见下表),下述材料体现了晚清时期
时间内容
1862—1894年科学技术
1894—1902年政令法律
1895—1911年人文社科著作、小说和科教书
A.崇尚西学成为社会共识B.教育救国思想行之有效
C.政府积极支持翻译活动D.早期现代化的探索过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