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英国,教育机构几乎全部掌控在基督教会的手中,教会将教育看成是其传播宗教思想和培养信使的重要手段。15世纪起。英国出现延续半个世纪的办学热,主教、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建立学校。这些学校除了培养神职人员、高官等社会精英外,还增加了培养自由职业者、工匠等大众教育。1546年,亨利八世在剑桥设立了五个钦定教授席位,除神学以外,都是直接与社会事务相关的科目,如医学、民法等。1575年到l663年间,英国大学中新增的教授席位绝大部分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18世纪初,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

——摘编自F.H.欣斯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77年以恢复高考制度为标志,掀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同时“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到2000年基本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是199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172倍多。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韩梦洁、宋伟《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的制度安排与反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l5—l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教育和l5—l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影响的共同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小说《无法称呼的人》的内容简介为:在小说中,时间、空间都消失了,只听到一挣扎的声音执着地自我表达,探寻有关它本身存在问题的答案。它以如下文字作为结束语:“你必须讲下去。我不能讲下去。我愿意讲下去。”其作者是
A.高尔基
B.歌德
C.狄更斯
D.贝克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描述了这样一种绘画艺术,它“用书法文字和朱红印章来配合补充画面…不大的红色印章在一片水墨中增添了沉着、鲜明和力量”。这种绘画艺术
A.与科举取士制度密切相关
B.是市民阶层审美发展的结晶
C.典型代表作为《清明上河图》
D.有利于推动传统书法艺术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50年代金斯堡的长诗《嚎叫》尖锐地批判了缺乏人性的商业文化,字里行间集中了愤怒的“嚎叫”,并使之宣泄,充满焦虑与担忧,旨在引起人们注意到美国精神生活中才智遭受践踏的不正常现象。《嚎叫》的文学风格是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新古典主义
2019-05-27更新 | 61次组卷 | 7卷引用: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百日冲刺系列(艺体生)(必修三) 专题五 近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6年初,袁世凯称帝,在此之前,美国人古德诺发表了《共和与君主论》,杨度发表了《君宪救国论》等文章,散布中国宜于实行君主制,没有君主便要灭亡的谬论。对此,陈独秀等人
A.创办《青年杂志》予以揭露
B.筹划发动五四运动予以回击
C.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道路
D.集中力量批判中国传统礼教
2019-05-07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6月17日 《每日一题》必修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A.制度和环境的根本变化
B.胡适、陈独秀的推动
C.白话文的自身价值
D.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7 . 《伽利略对话录》中写道:“如果一个苹果砸到牛顿的头上,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那么这个苹果树就是伽利略栽的。”材料中的“苹果树”实指伽利略
A.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先河
B.创立了物体自由落体定律
C.发现了物质运动的惯性定律
D.最先提出了万有引力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方学者发现,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已多次出现文化发展的小高潮。他们称之为“小文艺复兴”,其中包括“诺森伯里亚文艺复兴”“卡洛林文艺复兴”“拜占庭文艺复兴”“十二世纪文艺复兴”等。这可以用来说明
A.历史概念的多样性
B.历史进程的跨越性
C.历史解释的随意性
D.历史发展的延续性
2019-03-05更新 | 357次组卷 | 7卷引用:2019年9月15日 《每日一题》必修3—— 每周一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画家达维特(大卫)的作品风格是“考古式地真实再现当时的情景”,他因《马拉之死》《网球厅宣誓》《拿破仑加冕》《苏格拉底之死》等作品被誉为“历史的见证者”。据此判断,该画家属于
A.新古典主义流派
B.现实主义流派
C.后现代主义流派
D.浪漫主义流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说:“城邦在本性上先于个人和家庭”“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的人……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他强调了
A.城邦是由个人和家庭构成的
B.公民利益是城邦价值核心
C.个人的利益应当服从于城邦
D.城邦已被赋予了神权色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