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历史学家徐中约说:“根据一位美国著名科学家的研究,1960年时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1960年,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
C.实施“211工程”计划
D.推行“科教兴国”战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80年初,风光片《三峡的传说》插曲《乡恋》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后风靡全国,但因唱法上的创新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被批为“靡靡之音”而被禁播3年,其说明
A.改革开放还未实行
B.“不结盟”外交正推行
C.“文革”理论未被否定
D.“双百”方针贯彻的必要性
3 . 新中国教育之所以能取得下表中的成就,主要是因为(  )
1965年学校数量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1965年在校生数量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高等学校434所1.1倍67.4万人3.3倍
中等学校80993所14.1倍1432万人6.9倍
小学1681939所4.9倍11626.9万人3.9倍

A.建立起了人民教育事业
B.确定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
C.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D.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据统计,首批院士96人中留学归国的有46名,占总数的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23名是归国学者。这最能说明
A.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C.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D.留学教育为中国现代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2018-04-12更新 | 10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现代精神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早期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妇女和男性一样受到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等民主思想的激励和熏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对“人人生而平等”的宣扬,唤起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妇女的觉醒。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大革命中,当巴黎市街上的一群女裁缝、售鱼婆和洗衣妇操起武器,撩起裙子,高声尖叫地加入了攻占巴士底狱的大军时,世界妇女运动拉开了帷幕。英国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所著《女权辩护》(1792年)被称为女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20世纪30年代,女性选举权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同时,教育和劳动就业也有所改善。

材料二   1907年,秋瑾等革命党人创办《中国女报》,以此为阵地,以妇女解放为己任,向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猛烈开火,大胆喊出了男女平等的口号。秋瑾揭露了妇女在封建礼教下遭受的重重压迫和不平等待遇,认为这种压迫和不平等主要表现在缠足、包办婚姻“等方面”。秋瑾认为妇女的悲惨命运源于自身的文化素质太低、太无知。因此,要求得妇女的解放,就要让妇女放足、求学、学会自立、合群等。秋瑾讲“国要是亡了,男人自己也不保,我们还想靠他么?”以此号召妇女参加革命事业。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何华征《现代化浪潮与妇女解放运动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法等国妇女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女权思想的主张,及妇女解放的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其积极意义。
6 . “墨子号”量子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跨入太空时代始于
A.将“东方红一号”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B.“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
C.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D.中国正式掌握卫星回收技术
2016-11-27更新 | 283次组卷 | 4卷引用:二轮复习 专题18 现代中国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 押题专练
2018高三·云南大理·专题练习
7 . 20世纪50年代,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裁撤、合并了一些大学及人文学科,大量增设了工科专业;20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20世纪90年代先后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211工程”“985工程”计划;2016年教育部又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的高校改革主要是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B.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为了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挑战
C.政治因素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起主导作用
D.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人才是贯彻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2018-02-06更新 | 122次组卷 | 7卷引用:二轮复习 专题18 现代中国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 押题专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论语》在汉代不受重视,只被看作辅助读物,《孟子》在北宋之前连经书都不算,南宋朱熹对《论语》《孟子》加以解释后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这表明
A.四书为阐发孔孟思想而作B.魏晋战乱使儒学传统断绝
C.理学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产物D.传统儒学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教育大事记

年代大事记
1952年按照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整,保留少数文理科综合性大学,按行业建立单科性高校,政府接办改造了65所私立高校。重工轻理,取消不少学校的政法、财经等人文学科
1958年全国高校从1957年的229所增加到23500所
1966年高校停止招生,大批青年上山下乡
1977年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1996年国家开始了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试点,到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当年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是自主择业的
1999年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47.4%,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38.16%
2000年2000年之后,国家开始批准建立独立学院,中国高校出现了公办、民办、半公半民(如独立学院)三种方式并存的局面,从而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大事记》等

上表反映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任选其中两个发展阶段,概括其特点并说明原因。

2017-07-18更新 | 147次组卷 | 4卷引用:二轮复习 专题18 现代中国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 押题专练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墨经》中的抽象科学知识与古希腊的理论科学的大起大落,则是人类历史上一切超越时代的早熟文化的共同历史命运。在两千多年前的生产水平与社会发育水平下,经历深远的精神发展路程而开出的远离社会生活的灿烂纯粹的思想之花,必定是极其脆弱的。”这是墨家科技思想被排斥和湮没的又一个原因。墨家学说的思想渊源较为深广,他们具有儒家、道家等没有的优势,一开始就与生产实践十分接近,因而从客观上决定了他们的思想与科学结下不解之缘。墨家科技思想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中最正确而无片面性的思想。如果避开墨家与周易、老庄的分歧不谈,墨家思想恰好将三个方面的积极面融为一体。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整而全面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基础:经验、直观、逻辑、人工语言、现实检验,这些正是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须包括的环节。

—摘编自《墨家科技产生的背景及其湮没原因》等

材料二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至少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在经历了上世纪初至四十年代,“中国科技史研究工作的开创时期”;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中期,“中国科技史研究工作迅速发展的时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中国科技史研究深入发展并日趋成熟的时期”。伴随着研究阶段的深入,当前中国科技史的研究需要从思想源头上来获得解决许多悬而未决问题的答案,同时,也是中国科技史研究深度上获得重大突破的迫切需求所在,科学技术思想史的研究成为中国科技史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不搞清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中国科技史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彻底地解决。正如科技史家胡道静所说‘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应是科学史研究的核心层’”。

—摘编自昊智《先秦诸家主流技术思想之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墨家科技思想湮没及现今中国重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墨家为代表的古代科技思想对现今中国科技发展的借鉴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