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449年,英国产生了最早的发明专利。1624年,英国实施《垄断法》,宣告所有垄断、特许和授权一律无效,今后只对“新制造品的真正第一个发明人授予在本国独占实施或者制造该产品的专利证书和特权,为期十四年或以下,在授予专利证书和特权后,其他人不得使用”。这被公认为现代专利法的鼻祖。其后,欧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国会)保障著作家和发明家对其著作和发明在限定期间内的专利权,以促进科学与实用技艺的发展”。专利制度诞生后,世界上许多重要发明被授予专利权,如避雷针、火车、炸药、留声机、内燃机等等。尽管各国专利法各有特点,但都反映了专利制度的两大基本功能:即法律保护和技术公开。以出版专利文献的形式来实现发明创造向社会的公开和传播是专利制度走向成熟的最显著特征。

——摘编自王桂玲《专利制度的起源及专利文献的产生初探》

材料二中国古代,政府对知识、技术缺乏规范性、成文性的制度保护,民间则通过一些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晋商中以做酱菜闻名于世的六必居,以自制中成药龟龄集和定坤丹驰名的广盛药铺,这些著名商号都掌握着某种独特工艺,依靠雇佣家族成员,不让族外人员知晓来维系其生产过程的机密性。古代大量的秘方、技术绝活都采取了“世代单传”、“传男不传女”的传承方式,以降低技术诀窍泄露的风险。直到近代,洪仁玕才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张。1912年12月,当时的工商部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这是我国第一部保护专利权的成文法,中国专利制度开始建立。

——摘编自周陈钰《古代中国知识产权思想的发展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七、十八世纪西方专利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比较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在知识权益保护上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王阳明(1472—1529)提出“心外无物”的命题,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意识活动,便不存在客观事物。他又提出“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性中的天理,是一种天赋的道德。“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王阳明强调“致知必在于格物”,“致知”是要求“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物”是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

——摘编自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等

材料二   1517年,路德(1483—1546)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维腾堡教堂门口,反对罗马教皇在德国发行赎罪券。路德认为,对上帝的信仰是教徒得到拯救的唯一条件,只有内心真正信仰上帝,才能有真正善良的行为。路德指出,只有《圣经》才是信仰的唯一权威,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可以用《圣经》里的话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教皇的教义。路德宣称,国王有权管理和处置教会财产,日耳曼的金钱不能送给罗马教会。他提出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自己的教会,罗马教廷不得干涉。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阳明和路德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阳明和路德思想主张产生的相同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意义。

3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钱学森(1911—2009),中国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1935年赴美留学并任教。他认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经过中国政府与美国外交谈判,甚至不惜提前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战俘作为交换,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新中国两弹一星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说“我们不能人云亦云……最重要的就是创新。”获奖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被授予颁奖词:“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奚启新《钱学森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钱学森领导“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钱学森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晚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涉及了一些机床生产工具,其中,加工玉器的琢玉车最具代表性。从配图来看,它是一种磨床,其工作原理是靠足踏板带动皮条连着的圆盘运动。……考古文物上的车削痕迹间接证明中国古代存在着比琢玉车更为复杂的机床,但很难想象诸如《天工开物》之类集大成的文献不予收录。同时,明清之际官营作坊对技术的垄断使得一些复杂工艺难以流传。

——摘编自陆敬严、华觉明《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

材料二代表欧洲17世纪机床工艺水平的心轴车床由一个或多个复杂的短螺杆控制,这些螺杆能在工件上来回移动几英寸,而固定刀具支架可以配合引导螺杆精准地旋切小工件。……16—17世纪的欧洲,各种有关机械设计草图都能呈现并流传,一些书籍甚至记录了古希腊机械制造的细节。……18、19世纪之交,欧洲的机床技师之间曾经广泛存在着雇员——雇主关系,其成员彼此之间互相传授行业秘密,经验因之不断积累,创造性思想亦由此得到激发。例如,英国机床行业的发明家群体俨形成了一个行业师徒性质的“布拉默世系”。

——摘编自查尔斯·辛格等主编《技术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8世纪中西方机床工艺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2)部分学者认为,“16—18世纪中西方机床工艺的差异导致彼此‘分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蒙学教育非常兴盛。洪武八年命天下立社学:“但有三五十人家, 便请个秀才开学,教军民之家子弟入学读书。”清康熙时正式向全国推广义学:“各省、府、 州、县,多立义学,聚集孤寒生童,励志读书。”无论是社学还是义学,都是本着为天下所 有儿童提供同等教育的精神而开办的,但这样的教育理想在现实中总要打些折扣,比如明朝 “倡优隶卒之家子弟,不许妄送社学”……蒙学教育的私学形式是私塾,蒙师按照乡里最诚 敬的礼节聘请……官学蒙师经乡民推举或地方官选定,“具书致礼”,正式聘任。……明清蒙 学重视道德教育……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使之逐步趋成于圣人的人格和境 界,奠定一生发展的道德与文化基础。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大众教育是 19 世纪后期的大众社会的产物……1900 年,许多欧洲国家都建立
了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小学,为大众提供免费的义务性基础教育。自由主义者相信教育对于个 人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很重要的……对工业家来说,大众教育培养了满足他们需要的工人。然 而大众教育的主要推动力还是政治性的,选举权的扩展需要有受教育程度更高的选民。义务 性的大众教育向被教育者灌输爱国主义,使大众国民化,这为更高程度上的国家整合提供了 机会。

——摘编自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蒙学教育的特点,并简析明清蒙学教 育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欧教育呈现出的新趋向并 说明这种趋向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6世纪末,中国本土有识之士与一些来华的传教士结交,徐光启是其典型代表。徐光启一生涉及数学、农学和天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编纂《泰西水法》,整理农学,汇编成《农政全书》。他将西方科学通过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发现客观规律的逻辑推理方式概括为“由数达理””他不满足仅仅对事物表面现象进行经验性观察,试图发现事物的“所以然之故”。他在编纂《崇祯历书》时说;“每交食时夕臣曾题请身往测候,必得其真时刻。”他认为:“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吴斗庆《徐光启与近代中西科学思想对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徐光启传播西学的国际和国内文化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的科学精神。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早期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妇女和男性一样受到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等民主思想的激励和熏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对“人人生而平等”的宣扬,唤起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妇女的觉醒。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大革命中,当巴黎市街上的一群女裁缝、售鱼婆和洗衣妇操起武器,撩起裙子,高声尖叫地加入了攻占巴士底狱的大军时,世界妇女运动拉开了帷幕。英国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所著《女权辩护》(1792年)被称为女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20世纪30年代,女性选举权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同时,教育和劳动就业也有所改善。

材料二   1907年,秋瑾等革命党人创办《中国女报》,以此为阵地,以妇女解放为己任,向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猛烈开火,大胆喊出了男女平等的口号。秋瑾揭露了妇女在封建礼教下遭受的重重压迫和不平等待遇,认为这种压迫和不平等主要表现在缠足、包办婚姻“等方面”。秋瑾认为妇女的悲惨命运源于自身的文化素质太低、太无知。因此,要求得妇女的解放,就要让妇女放足、求学、学会自立、合群等。秋瑾讲“国要是亡了,男人自己也不保,我们还想靠他么?”以此号召妇女参加革命事业。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何华征《现代化浪潮与妇女解放运动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法等国妇女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女权思想的主张,及妇女解放的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其积极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博斯年(1896-1950年),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3岁开蒙,11岁读毕十三经,打下深厚的国学基础。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受胡适影响,和极参加新文化运动,认为“觉得欧美的东西都是好的,固然是荒谬极了;但极端的崇外,却未尝不可”。20年代学成归国后,倾全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提出“不分东方与西方真理只有一个”的文化观。“建设科学的东方学”,开创了中国传统学术发展的新时代。

——摘编自王凤青《傅斯年与中国传统文化》

材料二受欧洲兰克实证主义史学和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提出“史学只是史料学”观点,主张“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对殷墟进行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甲骨文和殷商文物;对明清大内档案进行抢救、整理与编目;撰写《东北史纲》,创办《独立评论》,积极为抗战服务,有“学林霸才”的美誉。

——摘编自焦润明《博斯年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傅斯年对待东西方文化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傅斯年对中国史学研究的贡献。

2018-03-1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智者学派认为,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每个人都 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 理。苏格拉底则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行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思想家人文精神的内容。
材料二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同 样的效果、同样的德性。我们人类向来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德性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三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 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的。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2)结合材料二,分析薄伽丘的人文主义思想主张是什么?概括材料三中卢梭思想的主要内容。
材料四 18 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 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 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运动下的欧洲文明》


(3)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比文艺复兴时期有了什么显著的发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历史上,士人阶层自身的演化与历史的演进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材料一   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伴随着旧士旗消亡过程的,是新型士人阶层的成长。科举培育出一种意义深远“文人文化”。……士人们积极构筑种种非“先赋性”的关系网络,联结他们的纽带是多元的:诸如同学、同年、同僚、同乡以至同道之类关系而结成的友谊。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诸多事物的运行过程。……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这一群体的认识及其行为,通常倾向于维护中央集权;而其力量的崛起,客观上又构成了对于君主专制的制约因素。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当资本主义的浪潮席卷西方并猛烈冲击东方的时候,自觉的、强烈的时代意识,是新知识分子群得以产生的思想契机,也是他们区别于社会其他阶层的明显特征。“仁义礼智”被“奇技淫巧”打得落花流水,明智的知识阶层开始检讨传统学术的价值,摒弃了偏见与无知,新知识分子群体在传统中学的根基上,积极地、有选择地吸纳西学。……中国古代士人素来以治国平天下为自己的学术成就与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最终唯有通过政治的实践和检验来确证它的价值。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下,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双向的角色认同。一方面他们继承并发扬士大夫,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传统,另一方面他们又萌生与政治决裂、向知识回归的自我意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宋时期新型士人阶层的历史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推动这一群体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历史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认为现代知识分子应如何实现个人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